马疲思解缰,鱼涸思得水。
鸟倦思栖枝,蜂饥思觅蕊。
物性如斯夫,人情可知矣。
跛者不忘趋,盲者不忘视。
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
拯救本无术,悱恻犹难已。
何乃民瘠肥,无关心戚喜。
手足常沾涂,朝夕负耒耜。
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
明察若无遗,闾阎得所恃。
琴堂鉴悬冰,花城霞散绮。
穷檐愿易偿,伫听歌乐只。

【注释】

晋阳:指唐玄宗的行宫所在。牧令:即“牧守”,地方长官的简称。

马疲思解缰:马儿累了想解开缰绳休息一下。

鱼涸思得水:鱼快干死了想找点水来喝。

鸟倦思栖枝:鸟儿疲倦了想找个树枝歇一歇。

蜂饥思觅蕊:蜜蜂饿了想找花粉吃。

物性如斯夫:事物都是这样的吗?

人情可知矣:人的情意是可以知道的呀!

跛者不忘趋:腿脚有残疾的人也忘不了赶路。

盲者不忘视:眼睛看不见的人也忘不了看东西。

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形容人因劳累而病倒了,连医生也无能为力。

拯救本无术,悱恻犹难已:挽救生命的方法根本找不到,悲伤之情难以消除。

何乃民瘠肥,无关心戚喜:为什么百姓们瘦了却得不到救济,没有一点关心和喜悦呢?

手足常沾涂,朝夕负耒耜:农民的手脚经常沾满泥土,早晚扛着锄头、犁具在地里耕作。

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难道只是让百姓吃饱了当差役?我们原来的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明察若无遗,闾阎得所恃:只要能够洞察事理,就不会有什么遗漏,老百姓也能有所依靠。

琴堂鉴悬冰,花城霞散绮:琴堂里的镜子映照出如同冰一样的花纹,花城的云霞像锦绣一样飘散开来。

穷檐愿易偿:贫穷的屋檐下的人们希望能有个宽裕的家产来弥补过去的不幸。

伫听歌乐只:我静心聆听那些欢快的乐曲。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742),是诗人任监察御史时写的一首寓言诗。诗中通过马牛鱼鸟与人们关系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全篇共八句,可以分为四组:

第一组:“马疲思解缰,鱼涸思得水。”马疲劳了想解开缰绳休息一下,鱼儿干瘪了想得到些水才能活命。

第二组:“鸟倦思栖枝,蜂饥思觅蕊。”鸟儿疲倦了想找个树枝歇一歇,蜜蜂饿了想找花粉吃。

第三组:“物性如斯夫,人情可知矣。”事物都是这样的吗?人的情意是可以知道的呀!

第四组:“跛者不忘趋,盲者不忘视。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腿脚有残疾的人也忘不了赶路,眼睛看不见的人也忘不了看东西。即使人因劳累而病倒了,连医生也无能为力。

最后一组:“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难道只是让百姓吃饱了当差役?我们原来的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诗中的马牛鱼鸟都是比喻,用来象征人民,马疲鱼涸喻指百姓困苦,鸟倦巢空喻指国家空虚,蜂饥求蕊喻指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跛者、盲者、疲癃者都喻指受苦受难的百姓。这四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