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东风初动梅龙活,一枝素蕊动寒发。藐姑仙子谪人间,明月销魂冰炼骨。
又不见珠英绿萼满庭隅,美人一笑芳颜舒。尘寰富贵留红线,金谷繁华送绿珠。
风姨妒煞倾城色,罗浮一梦无消息。何似檀心磬口花,久伴山中林下客。
赤蜡融成万点黄,清姿冷淡卸华妆。丛菊开残三径晚,木犀落后一庭香。
晚节偏容强项令,奇葩耐久枯枝劲。夕阳烘透暮鸦栖,残雪冻馀孤鹤病。
群芳合让此花魁,天寒早对绮窗开。笑他万紫千红艳,齐向东皇乞蝶媒。
黄梅花
(唐)杜甫
君不见东风初动梅龙活,一枝素蕊动寒发。
藐姑仙子谪人间,明月销魂冰炼骨。
又不见珠英绿萼满庭隅,美人一笑芳颜舒。
尘寰富贵留红线,金谷繁华送绿珠。
风姨妒煞倾城色,罗浮一梦无消息。
何似檀心磬口花,久伴山中林下客。
赤蜡融成万点黄,清姿冷淡卸华妆。
丛菊开残三径晚,木犀落后一庭香。
晚节偏容强项令,奇葩耐久枯枝劲。
夕阳烘透暮鸦栖,残雪冻馀孤鹤病。
群芳合让此花魁,天寒早对绮窗开。
笑他万紫千红艳,齐向东皇乞蝶媒。
注释:
- 君不见:你看不见/你听得到吗?
- 东风初动梅龙活:东风刚拂过,梅花仿佛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了一样。
- 珠英绿萼:珍珠般的梅花和绿色的萼片。
- 美人一笑芳颜舒:美人微笑时,美丽的容颜舒展开来。
- 尘寰富贵留红线:世间的荣华富贵如同一条红线,留在了身边。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
- 檀心磬口花:指的是檀香木制成的莲花形状的香料,香气浓郁而持久。
- 晚节:晚年的节操或品质。
- 群芳:百花。
- 东皇:即东方之神,这里指代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流放至四川时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屈、高洁独立的赞美和向往。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采用平仄押韵的方式,形式工整。
第一、二句:“东风初动梅龙活,一枝素蕊动寒发。”描述了梅花在东风的吹拂下苏醒,犹如一条小龙在冬日里活跃起来。“素蕊”指的是梅花的花蕊,洁白如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了梅花在冬日里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
第三、四句:“藐姑仙子谪人间,明月销魂冰炼骨。”将梅花比作仙人,谪落凡间。明月之下,梅花的香气足以让人销魂夺魄,仿佛冰雪一般纯洁坚韧。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品质的向往。
第五、六句:“又不见珠英绿萼满庭隅,美人一笑芳颜舒。”这里以珍珠般的梅花和绿色的萼片为比喻,形容梅花的美丽。同时,“美人一笑芳颜舒”则描绘了美人的笑容,使得原本冷寂的梅花也仿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互动描写,展现了梅花与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第七、八句:“风姨妒煞倾城色,罗浮一梦无消息。”描述了风姨嫉妒梅花的美丽,使得梅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同时,这两句也隐含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够像梅花一样不受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第九、十句:“何似檀心磬口花,久伴山中林下客。”将梅花比喻成檀香木制成的莲花形状的香料,香气浓郁而持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赞美。
第十一、十二句:“赤蜡融成万点黄,清姿冷淡卸华妆。”这里的“赤蜡”可能是指蜡烛的火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万点黄”则形容了梅花盛开的景象,黄色的花瓣点缀在枝头,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
第十三、十四句:“丛菊开残三径晚,木犀落后一庭香。”这里的“丛菊”可能是指菊花,代表着秋天的收获和美好。而“木犀”则是桂花的别称,象征着高贵和优雅。这两句通过描绘菊花和桂花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第十五、十六句:“晚节偏容强项令,奇葩耐久枯枝劲。”这里的“晚节”可能是指晚年的品格或品质。而“强项令”则是一种古代官职的名称,象征着正直和刚正不阿的品质。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品格的比喻,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
最后两句:“夕阳烘透暮鸦栖,残雪冻馀孤鹤病。”这两句通过夕阳和残雪的景象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不同形态和生长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它的美好与坚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