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荡哀壑,中夜心茫然。
忧来腔血债,肠腹生狂澜。
此身可以废,畴复念饥寒。
流澌不再凝,裂帛无重完。
积气颓昊苍,降此长恨端。
虽有壮士心,泪下安可弹。

这首诗是北朝民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无法自主的无奈。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不寐作
不寐(不得安眠)作:指在夜深人静时,作者辗转难眠,心中充满忧虑。

北风荡哀壑,中夜心茫然
北风呼啸着,吹动着哀愁的山谷,夜晚时分,作者的心绪更加迷茫。

忧来腔血债,肠腹生狂澜
忧愁如洪水般袭来,让作者感到无比痛苦,仿佛自己的内心被撕裂,如同江河中的狂澜。

此身可以废,畴复念饥寒
即使我的身体可以被废弃,我还能想到什么?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顾不上了。

流澌不再凝,裂帛无重完
流水已经停止流动,就像撕开的丝绸一样脆弱,无法再完整无损地恢复。

积气颓昊苍,降此长恨端
积聚的怒气像苍穹一样沉重,这种长期的不满和怨恨是如此深刻。

虽有壮士心,泪下安可弹
即便有壮志凌云的英雄之心,泪水也止不住啊,怎么能够用眼泪去抚平心中的创伤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深夜里无法入睡的痛苦和忧虑,以及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担忧。诗人以“不寐作”开始,描绘了自己在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接着,诗人通过对“北风”和“哀壑”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痛苦。

“忧来腔血债,肠腹生狂澜”一句中,“愁”字反复出现,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而“肝肠如沸”、“狂澜”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此身可以废”,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体虽在,但已无法再为国家尽忠的决心。这里的“废”字,不仅表达了身体的无力,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无奈和放弃。

“畴复念饥寒”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顾不上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只能关注更大的问题——国家的兴衰。这里,“畴”字表明诗人已经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关注,只剩下对国家的担忧。

“流澌不再凝,裂帛无重完”中,“流澌”比喻水流,“裂帛”比喻破碎的布匹,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悲痛和无奈。而“无重完”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绝望和无助。

“积气颓昊苍,降此长恨端”一句,通过“积气”、“颓昊苍”等词汇,描绘了诗人心中积聚的愤怒和失望。而“长恨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这首诗虽然语言朴实,但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诗人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