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眈苦吟,摹状成结构。山意不我屈,出奇与诗斗。
兹辰涉诸坳,遂使我马瘦。上坡骇梯空,下坡疾放溜。
苔滑不受趾,木摽几绝脰。阪危侧掀淖,石裂下陷窦。
怪禽前后啼,雾雨无白昼。一步一惕息,十步一逗留。
入险非人挤,敢吁神物救。饥疲无佳思,印手欲缩袖。
但歌《蜀道难》,未免见闻陋。
【注释】
自桃树坳至巴家坳:从桃花坳到巴家坳都是极其险峻。
眈苦吟:苦苦吟诵。
摹状成结构:把景象描写得十分形象。
兹辰:这一天。
遂使我马瘦:因而使我的马消瘦。
梯空:指陡崖上陡峭的悬崖。
木摽几绝脰:树枝挂住了我,几乎要断颈头。摽(biāo),同“摽”。
阪危侧掀淖:山路危险侧倾,有深潭。
石裂下陷窦:岩石裂开下面有一个大洞。
怪禽前后啼,雾雨无白昼:前后飞来叫个不停的怪鸟和雾气、雨水混成一色而看不见太阳。
惕息:战栗。
逗留:停留。
入险非人挤:深入险境不是人力所能到达。
神物:指山神。
见闻陋:见识不广。
但歌《蜀道难》:只是吟唱《蜀道难》。
不免:无法避免。
印手:按手印表示决心。
【译文】
在桃花坳和巴家坳之间,都是极其险峻。
走进山林,苦苦地吟读,把景色描写得十分形象。
山势没有屈服于我,于是出了奇制与诗斗。
这一整天,我在各个险处行走,我的马也因劳累而消瘦。
上坡时,陡峭的悬崖令人惊骇;下坡时,急驰而下使人感到惊恐。
苔藓滑溜,不能在上面站立;树木斜挂,几乎要折断了脖子。
山路险峻,危险之处又侧翻又塌陷,石头开裂下面又有深洞。
前面有前后叫个不停的怪鸟,后面还有雾气和雨水混在一起看不到太阳。
一步一战栗,十步一停留。
深入险境不是人力能抵达,所以敢呼唤神物来救助。
因为饥疲,没有好的想法,按着手印想退缩却不愿缩回袖口。
只是吟唱《蜀道难》,然而所见所闻很浅陋。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是诗人在初唐时期经过四川一带时所作的。《蜀道难》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名作,李白的这首《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就是借用这首诗的主题,抒发自己经过蜀地时的感想。诗中描绘了蜀地山水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写进入蜀地后的艰难困苦。第二段写在蜀地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写在蜀地的险境经历。第四段写诗人对这段经历的感受。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