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兴不浅,老夫情复深。
松风凉扫榻,竹露静张琴。
支许忘形契,宗雷入道心。
回头岩际月,犹有未归禽。
【注释】
同:跟。海虞: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毛琼秀:指毛琼秀水。王生:即王维。独秀峰:在今湖南衡山县南。小颠上人:指小颠寺的住持和尚。诸子兴不浅,老夫情复深:诗人自谦才疏学浅,但诗情却很深厚。诸子:指在座的宾客。兴,兴起。忘形契:指忘记形体和世俗。宗雷:僧人名。入道心:指进入佛法的心路。回头岩际月,犹有未归禽:指回头仰望岩石上明月,还看到未归来的野禽。
【赏析1】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八月。当时诗人因被排挤,心情郁积,故与友人同游洞庭湖中的君山,登临独秀峰,访小颠上人。全诗四句一联,前二联写景抒怀,后二联写僧谈玄论道。
首联“同海虞毛琼秀水王生登独秀峰访小颠上人”,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诸子兴不浅,老夫情复深”,表明诗人对此次出游的心情是兴奋而感慨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颔联“松风凉扫榻,竹露静张琴”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颈联以“支许忘形契,宗雷入道心”来表现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尾联“回头岩际月,犹有未归禽”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哲思。
此诗语言平实,意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又不乏哲理思考,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