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着意吹弦管,先送与、梅花暖。参军岁岁逢春懒,怎耐得、看灯眼。
无赖是、玉轮高碾,都照向红楼人面。一个扬州杜牧,早为迷香软。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迎春乐灯夜: 迎接春天的夜晚,特别注重灯光。
- 东风着意吹弦管: 东风有意地吹奏乐器,带来温暖和欢乐的气氛。
- 先送与、梅花暖: 东风首先送来的是梅花的温暖。
- 参军岁岁逢春懒: 每年春天都显得慵懒,不愿参与。
- 怎耐得、看灯眼: 怎么忍受得了观赏灯会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呢?
- 无赖是、玉轮高碾: 玉轮(月亮)被无情地高高举起。
- 都照向红楼人面: 月光照射在红楼女子的脸上。
- 一个扬州杜牧: 指唐代诗人杜牧,扬州人。
- 早为迷香软: 早就沉醉于这芬芳之中,形容对美色的迷恋之情。
2. 关键词注释
- 东风着意吹弦管: 东风故意吹奏乐器,营造出节日氛围。
- 先送与、梅花暖: 春风最先送来了梅花的温暖。
- 参军岁岁逢春懒: 每年春天都显得慵懒,不愿意参与。
- 怎耐得、看灯眼: 怎么能忍受得了欣赏灯会时的兴奋心情?
- 无赖是、玉轮高碾: 无情的是月亮被高高地举起。
- 都照向红楼人面: 月光照射在红楼女子的脸上。
- 一个扬州杜牧: 指唐代诗人杜牧,扬州人。
- 早为迷香软: 已经沉醉在香气中,形容对美的极度喜爱。
3. 译文
东风有意吹奏乐器,率先带来春天的温暖。每年都感到慵懒,无法参加灯会。怎能忍受看到灯火闪烁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呢?无情地,月亮被高高地举起。月光照亮了红楼女子的脸庞。一个扬州的杜牧,早已被迷住了,沉浸在芳香中。
4. 赏析
这首诗以东风开始,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又温馨的夜晚。通过东风的作用,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也看到了梅花的开放。然而,每年的春天,人们总会感到一种慵懒和无力,无法参与这种热闹的场景。诗人用“怎耐得看灯眼”来表达这种心情,表达了对于热闹场景的无奈和厌烦。
随后,诗人引入了“一个扬州杜牧”,他不仅描述了自己的情感状态,还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痴迷。他用“早为迷香软”来形容自己已经被美色所吸引,无法自拔。
这首诗通过描述东风的作用,展现了一个热闹的春天夜晚,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