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冷长干,几夜风吹黄叶。残土不成堆,下有苌弘如血。
荒亭人独倚,望见苍龙𨵈。杜宇一双飞,夜叫钟陵月。

【注释】

江南树木末亭:指长干里(古地名,即今南京建邺区一带)的树木。末亭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妓院名。

秋冷长干,几夜风吹黄叶:意思是说长干里在秋天的时候天气寒冷,经过几夜风雨后,树叶变黄。

残土不成堆,下有苌弘如血:意思是说长干里的废墟已经堆积了很多层,下面还有像苌弘一样的人,他们的身体像血一样鲜红,非常恐怖。

荒亭人独倚,望见苍龙𨵈:意思是说在长干的荒废之处有一个空亭,一个人独自靠着它,看着天空中有一条像龙一样的飞鸟。这里指的是杜宇鸟。

杜宇一双飞,夜叫钟陵月:意思是说杜宇鸟儿成双成对地飞翔,晚上在钟山的上空叫着月亮。这里的钟山指的是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赏析】

《长干行》是南朝民歌中的一首名作。这首诗写于西晋太康、永康年间(280年-300年),当时西晋政权已岌岌可危,国无主,民不聊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诗的主人公是个风流浪荡的歌女,她从江南来到金陵,与一个名叫王献之的贵族公子相恋。后来因种种原因被抛弃,流落街头。这首诗就是她在街头流浪时写的。

此诗开头二句描写了长干里荒凉冷落的景象。“秋冷”二字,点出时令,也渲染出一片萧条的气氛;“长干”,指明地点,说明诗人是在金陵的长干里。“几夜风吹黄叶”,既交代了时间,又为下文写长干里荒凉冷落的景象作了铺垫;“几夜”二字,既暗示了时间的久远,又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凄凉之感。

接下来四句描绘了长干里废墟的惨状。这几句诗写得极为凄婉动人。“残土”二句是说长干里的废墟已经堆积了很多层,下面还有像苌弘一样的人,他们的身体像血一样鲜红,非常恐怖。“苌弘”,即苌叔齐,战国时蜀国人。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暴虐无道,天下大乱。文王乃访卜者,期得圣人而师之。周公曰:‘我文王之子也,我武王之兄也,我周公之弟也,吾家三世以道艺事周室,亲在王朝,雅望甚重,然我不敢失旧德,我其于东都朝政乎?’乃朝于王季,立为太保,教世子发。”后来孔子曾称赞他:“若由斯人也,未可以有为也。夫川流不息,大国会合焉,渊静广大,深藏不露,智深仁熟也;知微明通,能博物,善养性,乐天命。”苌弘死后,尸体埋在地里。他的血渗入了地下,所以后人称苌弘死后的尸身为“苌弘血”。诗中用“苌弘如血”形容长干里废墟的惨状,既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之情,又表现了他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长干里荒废之地上独自倚靠一座空荡荡的亭子,望着天空中一条像龙一样的飞鸟(杜甫《春望》中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感叹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一样。

诗的结尾两句,是诗人对长干里荒凉景象的感慨。杜宇鸟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哀鸣凄楚的鸟,常被视为悲苦的象征。诗中用“杜宇一双飞”来比喻长干里那些被遗弃的女子们双双离群索居、形影相吊的情景,用“夜叫钟陵月”来表现她们的悲伤之情和不幸命运。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她们命运的同情,而且寄托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高远,是一首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