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高台,六朝芳草。直到而今青未了。谈经无复旧袈娑,天花零落知多少。
往事空怀,故人俱杳。重来忘却梅冈道。欲呼浊酒向秋山,啼乌似识参军老。
【解析】
此题为综合性默写,要求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能准确默写出指定的文句。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本题的默写重点注意“袈裟”“重来”等关键字词的书写。
【答案】
百尺高台,六朝芳草。直到而今青未了。谈经无复旧袈娑,天花零落知多少。
故人俱杳。重来忘却梅冈道。欲呼浊酒向秋山,啼乌似识参军老。
百尺高台,六朝芳草。直到而今青未了。谈经无复旧袈娑,天花零落知多少。
往事空怀,故人俱杳。重来忘却梅冈道。欲呼浊酒向秋山,啼乌似识参军老。
【解析】
此题为综合性默写,要求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能准确默写出指定的文句。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本题的默写重点注意“袈裟”“重来”等关键字词的书写。
【答案】
百尺高台,六朝芳草。直到而今青未了。谈经无复旧袈娑,天花零落知多少。
故人俱杳。重来忘却梅冈道。欲呼浊酒向秋山,啼乌似识参军老。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踏莎行 鹦鹉称哥,白鹇名客。 轻轻不把春纤拍。 更将花片喂相思,衔书欲倩双飞翼。 身是珠娘,生从香国。 珍禽一一皆相识。 春情最爱画眉多,郎归好与甘蕉食。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惜春光”。 2. 鹦鹉称哥:鹦鹉能学人言。 3.白鹇(xián):一种野鸽,其羽毛洁白如雪。 4.纤指:细长的手指甲。 5.花片:指花瓣或花蕊。 6.双飞翼:指鸳鸯。 7. 珠娘:女子的美称。
【注释】 1. 踏莎行:词牌名。 2. 赠友(壬午):赠给朋友的诗歌,壬午是宋代淳熙七年(1180年)。 3. 渴咽榴浆:口渴时喝下石榴汁。榴浆,石榴汁。 4. 饥餐桂蠹:饥饿时吃下桂树蛀虫。桂蠹,桂树的蛀虫。 5. 耳边松枝长疑雨:耳畔听来松枝上仿佛有下雨的声音。 6. 柴门一线逗秋光,千崖万壑窗棂度:柴门只有一线透出秋天的阳光,千山万岭透过窗户的格子看出去。 7. 樵梦初成,南华新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踏莎行 望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瓦雀鸣春,窗鸡报晚。 注释:瓦上的麻雀正在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屋前的公鸡报晓,告知人们夜晚已经过去。 2. 卷帘薄雾笼幽草。 注释:打开窗帘,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幽静的草地。 3. 山家正在望甘霖,鸠啼屋角听来好。 注释:山间的人家正在期待甘霖的降临,而鸠鸟在屋角的啼叫让他们感到愉悦。 4. 润叶愁微,沾枝恨小。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 一家词赋堪千古。 谁知中女更多才,铜驼别有伤心处。 紫玉成烟,红箫未谱。 一痕断砚留眉妩。 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 注释: 1.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指的是明朝的英宪和光威等人通过传播经书和诗词来传承文化。 2. 一家词赋堪千古:指这些词赋作品流传至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 谁知中女更多才:意在感叹女性也有才华
踏莎行 其六 咏镜 香压彤奁,光迎罗幌。圆冰背结盘螭样。一泓秋水碧如烟,谁教移向妆台上。 脉脉相看,盈盈难傍。影娥池畔凭阑望。妆成双镜照明帘,扶渠并蒂波间漾。 注释: 香压彤奁(yīn):香气扑鼻,好像压在红色的奁盒上一样。彤奁,红色奁盒,这里指镜匣。 光迎罗幌(huǎng):光线迎着罗帐的幌子。 圆冰背结盘螭样:圆形的镜子背面雕刻有盘曲的龙鳞形状。 一泓秋水碧如烟:一池清水碧蓝如烟波。
【注释】 烟雨清明:烟雨蒙蒙,清明时节。 烟花上巳:上巳节的烟花。 楼台四百:南朝时建康城有四百座楼阁。 丽人行:美女行走。 干卿何事:你为何要来? 梁陈故迹:指南朝梁、陈两代的遗迹。 销魂死:使人魂魄销散至死。 禁烟时节:清明节。因禁火寒食,人们不生火取暖,故称。 含情思:含有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秦淮风光的词作。作者借清明时节的景色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全词意境优美,情景交融。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其一:第一首。 寄曾道扶魏子存:寄赠给曾道扶、魏子存。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春天里,秦城的芳草如茵,蜀栈的江水潺潺。 蚕丛西望愁无限:从西边眺望,无尽的忧愁。 铜梁阁外杜鹃啼:在铜梁阁外听到杜鹃鸟的啼叫。 嘉陵江上行人饭:在嘉陵江上赶路的人吃饭。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路途遥远曲折,春日阳光温暖柔美。 锦江鱼杳淮南雁:锦江里的鱼儿看不见了,淮南那边的鸿雁也看不见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泌的《踏莎行·其五和云间诸公春闺》中的一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注释、赏析。 燕补新巢,花开旧树。(燕子筑了新巢) 经时不到南园路。(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南边的小路) 水晶帘额又斜阳。(在斜阳映照下水晶帘子微微倾斜) 风前阵阵飘香絮。(风中飘散着阵阵香气的柳絮) 已怕春来,又愁春去。(既害怕春天的到来,又害怕春天的离去) 锦屏绣幞留春住
诗句:芍药红酣,蘼芜碧聚。罗帏难把春寒护。 译文:芍药盛开得正艳,蘼芜草绿得像碧玉一样聚集在一起。但罗帐难以抵御春天的严寒。 注释:芍药:一种花卉,以其艳丽著称,常在春季盛开。蘼芜:一种杂草,其绿色可作染料,也因其生长迅速而得名。罗帏:指用丝织品制成的帐子,用以保暖和遮挡风寒。春寒:指春季的寒冷天气。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注释 1 屈子离骚,史公货殖。 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2. 直须一石懵腾醉。 意思是说,只要喝下一杯酒就足以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3. 胸中五岳不能平,何人解识狂奴意。 这里用“五岳”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或志向,但觉得自己无法与其他人相比,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 4. 修竹弹文,绿章封事。 形容文才高超,文章如竹节般挺拔有节
【注释】 江城子·石头城悬崖一带插青霞。树交加。石𥓂砑。当年虎踞列高牙。可怜褚生袁独死,空洒泪,染江沙。 莫愁艇子似仙槎。载烟花。几年华。岂奈楼船,战鼓振栖鸦。才受降幡幡又竖,缘底事,费嗟呀。 (1)崖:山崖。 (2)插:插入。 (3)树交加:树枝交错。 (4)𥓂:石碾。砑:压平。 (5)虎踞:指石头城地势险要,形似虎坐,有雄踞之状。列:排列。 (6)褚生袁:南朝梁时,袁昂与友人游石头城
【注释】 ①冶城:即扬州。 ②那得玉笙吹彻:那能听到玉笙的悠扬之声。 ③六代: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六朝”。 ④横磨:剑身横置磨砺。 ⑤宝帐:指帝王用的帐幕。空悬:空空悬挂。 ⑥瑶台:指神仙所居的宫殿,此处指高高的天界。 ⑦御炉:指皇帝所用的香炉。 ⑧赏析:这首词写景抒情,借咏史抒怀。词中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词意境开阔,风格豪迈
注释:百尺楼百尺楼,高楼上的舞女。春袅一枝花,春风中,舞女手捧一枝花儿。香动双钩月,舞动的身姿,如同双钩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舞罢凉州战鼓惊,舞女结束舞蹈后,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声,令人心惊胆战。踏碎金莲叶,舞女跳舞时踩碎了脚下的莲叶。才得掌中怜,舞女被舞者怜爱,得到了宠爱。难洗江头血,舞女为了得到宠爱,忍受着相思之苦,泪流如江水般汹涌。自是贪欢即梦时,舞女总是沉浸在梦中,无法醒来。梦醒何堪说
【注释】 江南树木末亭:指长干里(古地名,即今南京建邺区一带)的树木。末亭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妓院名。 秋冷长干,几夜风吹黄叶:意思是说长干里在秋天的时候天气寒冷,经过几夜风雨后,树叶变黄。 残土不成堆,下有苌弘如血:意思是说长干里的废墟已经堆积了很多层,下面还有像苌弘一样的人,他们的身体像血一样鲜红,非常恐怖。 荒亭人独倚,望见苍龙𨵈:意思是说在长干的荒废之处有一个空亭,一个人独自靠着它
【译文】 莫愁湖的波纹像手掌一样,鸳鸯经过卢家船桨。卢家船桨载着春天的风,带着绿意和红艳的思念。 如今往事让人惆怅,南方女子销香已成空想。空想成虚望,烟雨迷蒙郁金堂上。 【注释】 1.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忆玉娥”“汉宫春”“南歌子”等。双阕一体,上下片各四仄韵。上片五言句为七言句之节拍,下片七言句为五言句之节拍。 2. 莫愁湖: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之一。 3. 波如掌
【注释】 湖海楼:泛指酒楼。 吊古:凭吊古代遗迹,即凭吊古战场。 才子:指有才能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侧帽狂歌:侧身而立,帽子偏斜,放声高歌。 吾侪:我们这些人。 落魄:穷困失意。 衔杯(xián huī):口中含着酒杯,这里是比喻饮酒的意思。 【赏析】 《醉花阴·孙楚酒楼》是一首咏怀词,抒写了作者在酒楼上凭吊古战场后所生发的感慨。全词以抒情为主,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流畅,形象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