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溪不觉赊,扁舟乘涨掠堤斜。
秋风禾黍牛羊路,暮雨蒲蒋雁鹜家。
临水有园皆种柳,泊船无岸不偎花。
闻钟又渡鹅潭去,回首空江半落霞。

【译文】

在长满松树的小溪十里之外,不觉时间过得很慢。乘着涨潮的船,顺着堤岸驶去,斜斜地掠过小港。

秋风送爽,田野上牛羊成群,道路旁蒲草、蒋菜丛中飞来大雁,水边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长满了柳树。

停泊的船,没有一处不靠花簇簇的河岸;闻钟寺的钟声又催促着我渡河而去。回头望去,只有半山腰的晚霞在落照中渐隐渐消。

【赏析】

《与介卿诸君泛舟小港过栅头花埭晚经大通寺而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同僚们泛舟小港经过大通寺的情景以及沿途的风光。

首联“十里松溪不觉赊”,以松溪作比兴之用。松溪两岸,绿荫环抱,风景秀丽宜人。作者乘坐的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行进,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松溪的岸边。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溪比喻为一位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秋风禾黍牛羊路,暮雨蒲蒋雁鹜家”,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稻田里的庄稼随风摇曳,路上牛羊成群结队地行走,天空中飘洒着细雨,水边的芦苇和枸杞丛中飞来大雁和鸳鸯。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颈联“临水有园皆种柳,泊船无岸不偎花”,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美景。沿着水流方向,可以看到沿岸的柳树随风摇曳,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作者停泊的船只停靠的地方,也都种植着各种花朵,使得整个水域显得更加美丽。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尾联“闻钟又渡鹅潭去,回首空江半落霞”描绘了作者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便又渡过鹅潭离去的情景。回首望去,只见一片落日余晖映红了江面,一半江水被落霞所笼罩,另一半江水中则流淌着清冽的泉水。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落日余晖和江水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画面感十足,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