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遥指画堂西,深锁浓春烟雨迷。
燕子有情归旧垒,柳条无恨长新荑。
低窥半面疏棂透,难露全身曲槛齐。
却笑凝妆太娇惯,倩人扶下小红梯。

【解析】

本首诗为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美人登楼远望。全词意境幽静,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情调凄婉的佳作。

其一:

美人十八首塞上(选自《乐府诗集》)

译文:

登上高楼远远望去,画堂西边烟雾迷离。燕子有情归巢旧垒;柳条无恨长出嫩芽。

低窥半面疏棂透窗,难以露出全身曲槛齐齐。却笑娇人妆容过于艳丽,让人搀扶下到小红梯。

注释:

美人十八首:唐代无名氏作,共十八首,这里选的是第十八首。美人:美女,此处指女子。塞上:泛指边塞。

其二:

美人十八首塞上(选自《乐府诗集》)

译文:

登上高楼远远望去,画堂西面烟雨朦胧。燕子有情回到旧巢;柳条无心却生出新条。

低窥半面疏棂透窗,难以露出全身曲折栏杆。嘲笑娇人妆饰过分艳丽,请人搀扶她下了小楼梯。

注释:

美人十八首:唐代无名氏作,共十八首,这里选的是第十八首。塞上:泛指边塞。疏棂:稀疏的窗户。

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位美人登楼远眺的情景,抒写她的愁苦和怨恨。开头二句“登临遥指画堂西,深锁浓春烟雨迷”,写的是登高望远,画堂西面的景色在浓密的春雨中变得模糊了。“深锁”一词,既表明了天气阴晦,又暗示了美人内心的忧郁。

“燕子有情归旧垒,柳条无情长新荑”(第三四句),是说燕子有情意,能回巢筑巢;柳树却无情,依然生长着嫩叶。这两句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以物喻人。燕子归巢,表示思归之情;柳条生发,表示生命力之强。而美人的愁苦怨恨,却是无法消除的。“燕子有情”与“柳条无恨”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美人的孤独寂寞。

“低窥半面疏帘透窗,难露全身曲槛齐”(第五六句),写的是美人从窗前窥看外面的世界。美人的容貌被遮挡得严严实实,难以看到外面的情况。这里的“半面”“全形”都是比喻,暗喻其内心的隐秘。“曲槛齐”,形容台阶弯曲曲折的样子。美人的心事难以对人诉说,只能在自己心中暗暗地思念。

最后三句“却笑凝妆太娇惯,倩人扶下小红梯”(结尾两句),是说美人因为过于娇媚而被人取笑,于是只好请人扶着下到小楼梯上去。“却笑”,是反语,意思是美人并不想取笑别人,而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几句词虽然写得比较含蓄委婉,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忧愁和痛苦。

这首词的描写对象是一个女性。她登楼远望,看到的是画堂西面的景物。这些景物被浓密的春雨笼罩着,变得模糊不清,无法看清楚。这几句词写出了她所见的景色和她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她的身份和处境。

“燕子有情归旧垒,柳条无恨长新荑”(第六七句),是说燕子有感情,能回归旧巢;柳树无心却生出新枝。这几句词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以物喻人。燕子归巢,表示思归之情;柳条生发,表示生命力之强。而美人的愁苦怨恨,却是无法消除的。“燕子有情”与“柳条无恨”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美人的孤独寂寞。

“低窥半面疏帘透窗,难露全身曲槛齐”(第八九句),写的是美人从窗前窥看外面的世界。美人的容貌被遮挡得严严实实,难以看到外面的情况。这里的“半面”、“全形”都是比喻,暗喻其内心的隐秘。“曲槛齐”,形容台阶弯曲曲折的样子。美人的心事难以对人诉说,只能在自己心中暗暗地思念。

最后三句“却笑凝妆太娇惯,倩人扶下小红梯”(结尾两句),是说美人因为过于娇媚而被人取笑,于是只好请人扶着下到小楼梯上去。“却笑”,是反语,意思是美人并不想取笑别人,而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几句词虽然写得比较含蓄委婉,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深沉的忧愁和痛苦。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性登楼远望的情景,表达了她的忧愁、怨恨和孤独。全词意境幽静,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情调凄婉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