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骢金勒绿云鬟,疑是夫人破敌还。
就镫尖翘莲步窄,扬鞭柔折柳腰弯。
蛾眉淡扫朝天阙,画角频催出汉关。
欲下几回愁不稳,吟肩何惜玉纤攀。
诗句:燕支山下月轮昏,忍弃红颜出玉门。
译文:在燕支山下的黄昏时分,月亮显得朦胧不清,我忍受着痛苦,不得不带着美丽的容颜离开家乡。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困境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古代女子在战乱中被迫离家的悲惨境遇。诗中“忍弃红颜出玉门”一句,不仅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更体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注释:
- 燕支山: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山脉之一。
- 燕支山下月轮昏:描述了黄昏时分,月光昏暗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忍弃红颜出玉门:意指忍受着离别之苦,不得已离开家乡。
- 胡妇怨:指边疆妇女的痛苦和不幸,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
- 汉家恩:指汉朝对边疆民族的政策和恩惠,暗示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 秋高漠北空环佩:形容秋天的边塞荒凉,人们只能依靠佩带的环来寄托哀思。
- 春暮江南有梦魂:表示春天已经过去,而主人公仍然心系家乡,魂牵梦萦。
- 单于久已笑中原:指匈奴的首领早已嘲笑汉朝的软弱无能。
- 登临遥指画堂西:形容站在高处远望,指向远方的家乡。
- 深锁浓春烟雨迷:描绘了春天里烟雨弥漫的景象,使故乡显得更加遥远和模糊。
- 燕子有情归旧垒:比喻燕子也懂得怀念家乡,回到曾经筑巢的地方。
- 柳条无恨长:意味着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对家乡的感情依旧深厚,如同柳条般长长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