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解析】
本诗的注释如下:
顾:看。百念灰:指一切念头都灰了。槐:庭院里的槐树。倦:疲困。木榻:指木制的床或榻。为客开:为客人开门。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形容兰花和蝴蝶都很懂得适时开放,而自己却像僧人一样静坐冥思,没有时间去享受这种美景和情趣。逸趣:超脱世俗的情趣。何曾少:从没缺少过。不待山中更剪莱:不用等到了山中再去采莱(一种野菜)。
【答案】
译文:
看到自己的脑袋已经没有了思想,所有的思绪都已经灰飞烟灭;再看看太阳的影子在院中槐树枝头一闪而过。我疲倦地倚着床榻学着僧尼打坐,静静的把房门掩上,为的是让客人进来;那院子里的兰花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开放,而那些蝴蝶也总是在适当的时间来到我的窗前。我眼前的生活乐趣从来没有缺过,用不着再等待到深山中去采摘那种野菜。赏析:
全诗写诗人闲居无事、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首联“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诗人面对自己的满腹烦恼,想到一切都已灰了心绪,于是再看日影穿过庭院中的槐树,心中顿觉轻松了许多。颔联“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诗人虽然感到有些厌倦于这样的闲居生活,但又觉得这样的日子也并非完全不好,于是便靠着木榻打起瞌睡,为客人敞开了家门。颈联“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感受和联想。兰花在适当的时候开放,蝴蝶在适当的时候出现,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令人愉悦。尾联“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处山中,但是生活中的乐趣却是从未缺少过的。因此他并不需要再去深山里去采摘什么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