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过两三家,便是埤头小径斜。
买卖浑沽村舍酒,往来常驾野牛车。
社邻傀儡行人少,地接琉球去水赊。
茅店荒鸡啼夜月,青灯只影滞天涯。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乡村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观音山过两三家,便是埤头小径斜。
- 关键词: 观音山、埤头
- 注释: 观音山是诗人所在之处,而埤头则是通往其他地方的小径。
-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观音山和埤头这两个地点,表达了他对乡村自然风光的喜爱和留恋。
- 买卖浑沽村舍酒,往来常驾野牛车。
- 关键词: 买卖、浑沽村舍酒、野牛车
- 注释: 诗人描述了村民们在市场上买卖货物,常常使用野牛车来往的场景。
- 赏析: 这一描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繁荣,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 社邻傀儡行人少,地接琉球去水赊。
- 关键词: 社邻、傀儡
- 注释: 这里的“傀儡”可能是指木偶或戏剧中的演员,而“社邻”则指周围的村民或居民。
-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村民们很少看到戏班子,周围与琉球接壤,水流遥远。
- 茅店荒鸡啼夜月,青灯只影滞天涯。
- 关键词: 茅店、荒鸡、夜月、青灯、只影
- 注释: 诗人在夜晚的茅店中独处,听到了荒鸡的叫声,看着明亮的月亮,但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
- 赏析: 这一描写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