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沙平浪不生,远山一抹画难成。
黏天芳树青如荠,时有幽禽自在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理解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此句中,“晓行”是说在黎明时分出发;“南涧”是指南方的山涧;“水暖沙平”是指水暖和沙平,形容天气晴好;“浪不生”是指波浪不起,指水面平静;“远山一抹”是指远处的群山像被抹去一样,看不见了;“黏天芳树青如荠”是说树上的草很绿,好像荠菜一样;“幽禽自在鸣”是指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鸣叫。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
黎明时分出发,一路上水暖沙平,没有风浪,只有几缕轻雾。远处的群山像被抹去一样,看不见了。树上的草很绿,好像荠菜一样。有时能听到鸟儿在自由自在地啼叫。
赏析:
首句写晓行途中所见之景,“水暖沙平浪不生”,点明时间、天气、环境,渲染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接着写远山,以“一抹”形容山的轮廓,用一“画”字,突出山的秀美。而“难成”二字,既表明了作者欣赏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与珍惜。
次句写近景。“黏天芳树青如荠”,这是从高处俯视所得。树木繁茂,春意正浓,草木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把“芳草”、“青树”比作“荠菜”,可见诗人观察入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第三句写听觉。“时有幽禽自在鸣”,这是从高处俯瞰所得。诗人站在山巅上,耳听着鸟儿自由自在的叫声,心情无比舒畅。“自在”二字,道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此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