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发胶水涘,遥遥去黔陬。
村落少人烟,天寒路途修。
板扉当昼闭,馀烬痕尚留。
两三老寡妻,相语双涕流。
往春殖二麦,贼众来南州。
麦田为战场,麦苗饲马牛。
无麦犹尚可,秋复遇虔刘。
少壮为贼役,老弱死道周。
有魂不可招,无骨将安收。
官死有馀荣,令名垂千秋。
兵死有厚恤,皇恩一何优。
惟此农民死,灭若浮水沤。
下有子冲幼,上有母白头。
业失未能复,官赋未能休。
死者长已矣,生者恒殷忧。

赴潍县

昨天从胶州湾出发,遥遥地离开黔陬。村落中人烟稀少,天寒路难走。板门当昼紧闭,残火留下痕迹。两位年老的寡妻,相视落泪。去年春天在两处种植了麦子,贼寇众来南州。麦田成为战场,麦苗喂马牛。没有麦子还可勉强度日,秋后又遭贼寇蹂躏。少壮被贼役使,老弱死在道途。有魂却不可招回,无骨又将何处安葬?官死有馀荣,令名垂千秋。兵死有厚恤,皇恩一何优。只有农民死去,如同浮水上的沤。下有儿子冲幼小,上有母亲白头。家业失去无法恢复,官府赋税未能免除。死者已长眠而去,生者常受深忧。

译文:

昨日我离开胶州湾,远远地离开了那偏远的黔陬。村落里人烟稀少,天气寒冷道路艰难。门板在白天关闭,炉灰还留有些许痕迹。我们两个年老的寡妇,相对着流泪。去年春天我们在两处种植了麦子,贼寇众多来到南州。麦田变成了战场,麦苗喂养了牲口和牛。虽然没有麦子还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到了秋天又遭受贼寇的蹂躏。年轻的被贼寇驱使劳役,年老的死在路途之中。虽然灵魂不能回归故土,但身体将由谁收葬呢?官员死后还有余荣耀,令名会流传千古。士兵死后能得到厚待,皇家的大恩浩荡无比。唯有农民的死亡如同浮在水面的气泡,消逝无形。下面有个孩子名叫冲,上面有一个白发老母。家中的产业丧失无法恢复,官府的赋税无法豁免。死者已经长眠而去,活着的人常常忧虑重重。

赏析:

此诗为诗人任潍州司户参军时所作。诗中描述了农民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以及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敬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行程,从胶州湾出发,远离家乡。这暗示了他对于战乱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接着,他描述了村庄的情况:人烟稀少,天气寒冷,道路艰难。这些细节描绘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原本宁静的生活变得混乱而困难。

诗人转向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他有两个寡妻,她们相互诉说着彼此的泪水。这种情感表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提到去年春天他们在两处种植了麦子,贼寇众多来到南州。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影响,使得农业生产难以维持,甚至农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威胁。

诗人描述了战争对麦田造成的影响。麦田成为了战场,麦苗喂养牲口和牛。这种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灾难。没有麦子还可以勉强度日,秋后又遭贼寇蹂躏。这不仅反映了农民的困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诗人转向对年轻士兵的描述。他们被贼寇驱使劳役,年老的死在路途之中。虽然灵魂不能回归故土,但身体将由谁收葬呢?这种描述反映了战争对年轻士兵的伤害和牺牲,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士兵的敬意和哀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敬意。士兵死后还有余荣耀,令名会流传千古。士兵们得到了厚待,皇家的大恩浩荡无比。唯有农民的死亡如同浮在水面的气泡,消逝无形。下面有个孩子名叫冲,上面有一个白发老母。家中的产业丧失无法恢复,官府的赋税无法豁免。死者已经长眠而去,活着的人常常忧虑重重。

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士兵的敬意和哀悼以及对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人们的尊敬。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