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气辛香,其下无蕃草。
至美伏杀机,造物非颠倒。
羽士服黄精,颜色常美好。
不弃小草用,遂使永寿考。
昔圣讯刍荛,侧陋多遗老。

解析与释义

第一句:丹桂气辛香,其下无蕃草。

  • 丹桂: 通常指桂花,一种常绿小乔木,秋季开花,花色金黄,香味浓郁,常用来比喻高洁、坚强的品格。
  • 气辛香: 形容桂花的气味芬芳且带有刺激性。
  • 其下无蕃草: 描述一个环境中没有杂草生长的地方,意指环境清洁、未被破坏,适合桂花生长。

第二句:至美伏杀机,造物非颠倒。

  • 至美: 极高、极美的事物或状态。
  • 伏杀机: 隐藏或抑制可能的危险或不良因素。
  • 造物: 创造万物的神灵或自然力量。
  • 非颠倒: 不是混乱、颠倒的状态。

第三句:羽士服黄精,颜色常美好。

  • 羽士: 古代道士的通称,此处特指修行者。
  • 服黄精: 服用黄色的仙草(这里指的是黄精,一种中草药)。
  • 颜色常美好: 保持肤色健康美丽。

第四句:不弃小草用,遂使永寿考。

  • 小草: 指不起眼的植物,这里强调其价值和用处。
  • 不弃: 不抛弃、不被忽视。
  • : 应用、利用。
  • 遂使: 因此、使得。
  • 永寿考: 长久的寿命和健康。

第五句:昔圣讯刍荛,侧陋多遗老。

  • 昔圣: 指古代的圣人、贤人。
  • 讯刍荛: 询问普通人的意见或建议。
  • 侧陋: 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 多遗老: 很多年迈之人。

译文对照

  1. 丹桂香气芬芳,它下面没有野草生长。
  2. 最美好的事物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创造万物的神并不混乱颠倒。
  3. 修道的人服用黄色的仙草,肌肤始终保持美丽。
  4. 不抛弃那些不起眼的草药,因此能够带来长久的健康长寿。
  5. 从前的圣人会询问普通的民众,许多年长的人仍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道家思想中关于平衡与节制的观点。从诗句“丹桂气辛香,其下无蕃草”到“不弃小草用,遂使永寿考”,诗人表达了自然界中简单与伟大共存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道教哲学中的“返璞归真”,即追求简单和内在的纯净。此外,诗句中的“昔圣讯刍荛”和“侧陋多遗老”,则体现了古代圣贤对普通百姓智慧的重视及其谦逊的学习态度。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