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时此亦静,寒月更须闲。
野客雪中去,村僮城里还。
新书借未读,旧句定犹删。
聊复倚藤杖,门前看暮山。
【注释】
暄:阳光。此亦静:此处的景色也宁静。寒月:寒冷的月亮。雪中去:指雪花飘落,人已离开。城里还:指回到城中。新书:新的诗书,借阅未读。旧句:指过去的诗句,需要删改。倚:靠着。藤杖:用竹子、木头等制作的手杖。
【赏析】
《冬暮村居杂咏》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全诗以“闲”字贯穿始终,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首联:“暄时此亦静”,意思是在温暖的时节这里也是宁静的。暄指温暖,暄时即指春天,春天万物复苏,自然景观变得十分美丽。然而,陆游此时却感到这里的景色宁静,没有热闹的氛围。这是因为他身处官场,身不由己,无法像常人一样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诗人又喜欢安静的环境,因此他在冬天里选择来到这个宁静的地方。
颔联:“寒月更须闲,野客雪中去,村僮城里还。” 这句意思是寒冷的月光下更需悠闲自得。这里的野客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他们不受世俗的束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村僮则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仆人或侍从,他们忙碌奔波,无法享受到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新书借未读,旧句定犹删。” 这句意思是新借来的诗书还未来得及阅读,旧有的句子还需要不断删减修改。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勤奋好学的品质。他总是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他也深知写作需要不断的打磨和完善,因此他在写作时总是反复修改,力求精益求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尾联:“聊复倚藤杖,门前看暮山。” 这句意思是暂且依靠着藤杖,站在门前欣赏黄昏时分的山景。这是诗人在晚年归隐后的生活方式。他喜欢独自一人坐在门前,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欣赏着美丽的山景。这种生活方式使他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