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儒家子,为僧始几春。
持经非有愿,离母只缘贫。
驿路看残雪,乡音识故人。
长安见殷浩,应为泣沾巾。
《和子乔赠劳山僧有序》是清代诗人李宪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知是儒家子:知道或自称是儒家的子弟,表示自己仍然保持着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持经非有愿:手持经书并非出于自愿,可能是出于生活的压力或者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离母只缘贫:离开母亲是因为贫穷,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现实。
驿路看残雪:在驿路上看到残雪,可能是在旅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乡音识故人:听到乡音就能认出老朋友的声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长安见殷浩: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见到殷浩,可能指的是殷浩的事迹或成就给诗人带来了感动。
应为泣沾巾:因为感动而流泪,沾湿了衣巾,表达了诗人对殷浩以及类似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李宪噩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看法和深刻感悟。诗中的“持经非有愿”和“离母只缘贫”等句子,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