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蛮墟泊,孤舟几往还。
谁知我名姓,空习此江山。
镫火海商集,棹歌渔父闲。
幽居归未得,坐惜鬓毛斑。
【注释】
戎墟:古代边地,指边远的荒僻处。
几:多次
习:习惯
镫火:灯油燃烧发出的光。
海商:泛指海上商人。
棹歌:船上打桨的声音。
幽居:闲居,隐居。归未得:归来没有机会。坐惜:坐在这里可惜,感叹。
斑:指白发,比喻年老。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在江左(今江苏南京一带)时。诗人以“又”字开篇,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域的心情。首二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异国他乡泊舟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处境。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空有名姓却无家可归的悲慨。第五、六句写夜晚渔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在异地生活的艰难。最后两句写诗人因思乡心切而感叹年老。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冷幽深,反映了当时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