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别几秋,梦里少年游。
遥想当筵雪,还胜载月舟。
数行疏柳暮,一片远山收。
故旧谁同赏?
知应共白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对全诗进行逐句解释,并分析每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题时,先写出原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本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一次湖亭宴集上遇雪,遥想当筵赏雪之乐,还胜载月泛舟之趣,遂有感而发,作此七绝以寄和子乔《湖亭宴集遇雪》。首句“湖亭别几秋”写诗人与友人别离已久,故有此感慨;次句“梦里少年游”写诗人想象中与友人重逢饮酒赏雪的情景;第三句“遥想当筵雪”写诗人想象宴会上的赏景之乐;第四句“还胜载月舟”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宴会中的赏景之乐胜过泛舟之乐;第五、六句写宴后的景色:暮色降临,疏柳依依,远山一片,宁静祥和。尾句“故旧谁同赏?知应共白头”,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同度佳节、共度晚年的愿望,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

【答案】

湖亭别几秋,梦里少年游。

遥想当筵雪,还胜载月舟。

数行疏柳暮,一片远山收。

故旧谁同赏?

知应共白头。

赏析:

这是一首七古,描写的是湖亭宴集上遇到大雪,遥想与友人赏雪的欢乐情景。全诗四联,前三联为写景,后一联点出主题。

首句“湖亭别几秋”,写诗人与友人别离已久。“湖亭”是地点,“别几秋”表明时间,说明两人分离已很久了。

次句“梦里少年游”,写诗人思念友人之情。“梦里”二字,写出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情之深。“少年游”表明诗人怀念往昔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表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

第三句“遥想当筵雪”,写宴会上的美好情景。“当筵”“雪”都是比喻,“筵席”是比喻,“雪”是比喻,描绘出宴会上美好的场景。“还胜载月舟” 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宴会上的赏景之乐胜过泛舟之乐。

第四句“数行疏柳暮”描绘宴会后的景色。“疏柳”是比喻,描绘出宴会后宁静祥和的景色。

尾句“故旧谁同赏?知应共白头”,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同度佳节、共度晚年的愿望,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