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
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
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
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

临水

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

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

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

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

注释:

几上:指书桌上。残编:指残破的书籍,这里借指未完成的文章或诗稿。

收:收藏。

溪边:指小河边。沙鸟:指水边的小鸟。默相求:默默地寻求帮助。

千秋:指千年、万代。这里泛指长久的时间。

翻增:反而增多。

老去:年老时。记:思念。

襟怀:胸怀。忆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朋友。

古来:自古。辞赋:一种古代文学体裁。悲秋:悲叹秋天的到来。

塾中:指读书时用的学舍或书斋。同学:同窗好友。

今:现在。

独:独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全诗以“临水”为题,寓意深远。

首联:“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 诗人描述了自己书桌上的残编久置而未曾收起,以及溪边沙鸟默默寻找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颔联:“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 诗人感叹自己在阅读古籍时,仿佛能体会到千年前古人的情感,而在临水之时,又不禁增加了对远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颈联:“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 诗人感慨年老时容易怀念远方的朋友和家人,而自古以来的辞赋都悲叹着秋天的到来。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尾联:“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 诗人回忆了昔日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情景,如今却无人在身边陪伴。但即使如此,他也愿意独自欣赏青山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以“临水”为题,通过描绘诗人与大自然的互动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