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之半西峰西,秋树十万红锦披。
紫金交注宝丝网,碧海晴拥珊瑚枝。
西风泠泠时中之,云璈宛转清商移。
采旄扬云巫女下,豹旗揭雨山鬼啼。
枝枝叶叶迎薄寒,山僧野客争来看。
关河岁晚金气肃,青帝假尔丹砂颜。
外方作态中则病,色若可怜心不竞。
山烟欲暝严霜飞,松柏萧萧有本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词的思想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诗歌逐句释义;然后理解全诗的大意和思想主旨,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坐仙人桥望西峰红树”:坐在仙人桥上眺望西边山峰上红色的树叶。
注释:“仙人桥”,一座位于山上的石桥。诗人登上这座石桥,远眺着那片红叶,心情舒畅。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画面,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愉悦与畅快。
“白云之半西峰西,秋树十万红锦披”:在西高峰的半山腰,有一片树林,秋天时树叶红艳如锦。
注释:“白云”,指山顶上的云雾缭绕。“秋树”,指秋天里的树木,这里指的是西高峰上的枫树。“万”,形容数量之多,多至无法计数。
赏析:这一句描写了西峰的景象,展现了一种秋天特有的景象。
“紫金交注宝丝网,碧海晴拥珊瑚枝”:紫色的金霞像织成的锦绣,像宝丝网一样挂在天空中;海面晴朗,就像捧出了珊瑚枝。
注释:紫金,指晚霞的颜色为紫色。宝丝网,比喻晚霞。珊瑚枝,比喻晚霞映照下的海水。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晚霞的景象,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西风泠泠时中之,云璈宛转清商移”:西风轻轻吹拂时,云彩仿佛成了乐曲中的乐器。
注释:“云璈”,指飘浮在天空的彩云。“清商”,古琴曲名,此处借指云彩。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云彩随风起舞的景象,宛如乐曲中的乐器。
“采旄扬云巫女下,豹旗揭雨山鬼啼”:巫女挥动着旗帜,扬起了云雾。山中鬼魅张开了旗子,掀起了雨水。
注释:旄,古代一种长竿,顶端饰有羽毛,象征帝王的仪仗,此处代指巫女。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巫女挥动着旗帜,扬起了云雾;山中鬼魅张开了旗子,掀起了雨水。
“枝枝叶叶迎薄寒,山僧野客争来看”:树枝叶子都迎来了寒冷的天气,山中的和尚和野人都在争相观看。
注释:“薄寒”,微寒的天气。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关河岁晚金气肃,青帝假尔丹砂颜”:关河大地进入冬天,天地间金气肃杀;青帝借你的容颜焕发光彩。
注释:关河,泛指山河大地。青帝,指主管草木之神——春神——木德星君,也泛指春天。此句说大地进入冬天,天地间金气肃杀;青帝借此机会让你焕发光彩。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外方作态中则病,色若可怜心不竞”:外面那些装模作样的人,内心却十分痛苦;你的美丽可爱让人怜惜,但我的心却并不嫉妒。
注释:作态之人,指装腔作势的人。“外方”,泛指外面。“中则病”,内心痛苦。“色若可怜,心不竞”,意思是你的美貌让人喜爱,但我并无嫉妒之心。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虚伪的批判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山烟欲暝严霜飞,松柏萧萧有本性”:傍晚时分,山间的烟雾渐渐弥漫,严霜纷纷扬扬地飞舞起来。松柏依然保持它的本性。
注释:“暝”,天黑的时候。“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声飒飒的样子。“本性”,指松柏的本性。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