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棠之舟木兰楫,浅塘曲渚纷相入。
凉风拂水水欲波,洞庭无人愁奈何。
此时片月当人起,哀猿苦啼啼不止。
何处参差吹夜阑,相思移注繁声边。
金幢翠蕤骄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
夜久风吹月西堕,欲堕不堕曲入破。
洞庭秋月行
沙棠之舟木兰楫,浅塘曲渚纷相入。
凉风拂水水欲波,洞庭无人愁奈何。
此时片月当人起,哀猿苦啼啼不止。
何处参差吹夜阑,相思移注繁声边。
金幢翠蕤骄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
夜久风吹月西堕,欲堕不堕曲入破。
注释与赏析:
1. 诗的首句“沙棠之舟木兰楫”中,沙棠是一种珍贵的树木,象征着尊贵和美丽;而木兰楫则指用木兰树制成的船桨,暗示了舟船的材质和制作精良。整句通过描绘舟船的华丽装饰(沙棠之舟、木兰楫),为下文的描写铺垫了背景,营造出一种豪华而优雅的意境。
2. “浅塘曲渚纷相入”,描述了湖面上的小洲和池塘,它们相互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3. “凉风拂水水欲波”,这句诗通过凉风拂动水面,使得湖水荡漾,仿佛要掀起波浪。这种描写既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秋季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
4. “洞庭无人愁奈何”,这句诗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他看着洞庭湖的广阔无垠,却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愁绪。
5. “此时片月当人起”,这里的“片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它出现在天空中,仿佛是特意为人升起的。这句诗通过月光的出现,为接下来的诗句提供了一种情感的转折,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6. “哀猿苦啼啼不止”,这句诗以哀伤的猿啼声开头,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猿啼声连绵不断,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这种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7. “何处参差吹夜阑”,这里的“何处”和“参差”都带有一种不确定性和迷茫感,表明诗人在夜晚的洞庭湖畔感到迷茫和孤独。而“吹夜阑”则暗示了时间已经非常晚了,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8. “相思移注繁声边”,“相思”一词通常用来表达深情厚意,而“移注繁声边”则意味着思念之情如同繁星般遍布四周。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9. “金幢翠蕤骄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金幢翠蕤(即金色的旌旗和翠绿的树梢)的美丽景象,以及“九疑”(山名,位于今湖南宁远县)的寒冷气息,进一步烘托了洞庭湖的寂静和冷清氛围。同时,这些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
10. “夜久风吹月西堕”,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月光逐渐西沉,暗示时间的流逝。而“欲堕不堕曲入破”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曲折前行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诗人内心的忧愁却是无法消解的,这与前面的“凉风拂水水欲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洞庭秋月行》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哀,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