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石溪水,忽生松风音。
空香领春早,澹白入瓯深。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
茗柯有实理,君向静中寻。

注释:

  1. 溪上同人煮茗作:在溪边和朋友们一起煮茶。
  2. 煮茶石溪水,忽生松风音:用石子在溪水中煮茶。煮茶时突然听到像松涛一样的风吹过的声音。
  3. 空香领春早:茶水的清香仿佛带领着春天提前到来。
  4. 澹白入瓯深:茶叶的颜色淡雅而深沉地渗透进茶杯里。
  5. 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哪里知道茶的味道,只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到其中的滋味。
  6. 茗柯有实理,君向静中寻:茶叶的枝叶里蕴含着实际的道理,你只需要静静地去体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茶诗,诗人通过描绘煮茶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茶叶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首句“溪上同人煮茗作”,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在溪边煮茶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宁静的生活氛围。
    接下来两句“煮茶石溪水,忽生松风音”。诗人用石子在溪水中煮茶,煮茶时突然听到像松涛一样的风吹过的声音,这种奇特的体验让诗人感到惊喜。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松林,听到松涛阵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然后是“空香领春早”一句,诗人用“空香”来形容茶的香气,它似乎能引领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一句既表现了茶的香气,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接下来的“澹白入瓯深”一句,描绘了茶水的颜色和味道。茶水的颜色淡雅而深沉地渗透进茶杯里,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这一句既赞美了茶的色泽和口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竖子岂知味,至人同此心”则是诗人对品茶者的一种劝诫。他认为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哪里知道茶的味道,只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到其中的滋味。这里的“竖子”指的是那些不理解茶的人,而“至人”则是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们一样,真正地品尝到茶的滋味。
    整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茶叶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他不仅赞美了茶的色泽和口感,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真正的品味并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悟和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