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有乔木,其高五百寻。
上枝拂月窟,下根潜极深。
日月宿其巅,霜雪不敢侵。
千年一卷叶,九垓失其阴。
千年一开花,香传天地心。
他山有蔓草,芳花绣石岑。
琐琐含春意,妒杀松柏林。
《白山》
白山有乔木,其高五百寻。
上枝拂月窟,下根潜极深。
日月宿其巅,霜雪不敢侵。
千年一卷叶,九垓失其阴。
千年一开花,香传天地心。
他山有蔓草,芳花绣石岑。
琐琐含春意,妒杀松柏林。
注释与赏析:
1. 白山有乔木: 白山上长着高大的树木。
- 注释: “白山”,可能指某座以白色或白色著称的山脉;“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
- 赏析: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白山的自然景象,强调了山峰之高和树木之壮。
2. 其高五百寻: 这棵树的高度达到了五百寻。
- 注释: “寻”是一种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约合十步,五百寻即五百步,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千米左右。
- 赏析: 通过夸张的手法,诗人表达了树木的高耸入云之状。
3. 上枝拂月窟: 树枝伸展到了月亮居住的地方。
- 注释: “月窟”指的是月亮的背面,古人认为那里是月亮的住所。
- 赏析: 这句诗富有想象力,将树的枝条延伸到了月亮所在的神秘之地。
4. 下根潜极深: 树的根基深入地下极为深远。
- 注释: “潜深”意味着非常深入。
- 赏析: 通过对比树的枝叶与树干,突出了树根的坚韧和深远。
5. 日月宿其巅: 日月都在树上停歇。
- 注释: “宿”意为停留。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树的壮丽,仿佛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一处胜地,吸引日月光临。
6. 霜雪不敢侵: 即便是霜雪也无法侵犯。
- 注释: “侵”为侵扰之意。
-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树的强大生命力,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生机。
7. 千年一卷叶: 千年来,树叶只展开一次。
- 注释: “卷”在这里表示展开。
- 赏析: 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赞美树龄之悠久,以及它对时间的从容不迫。
8. 九垓失其阴: 九天之上都失去了它的荫蔽。
- 注释: “九垓”是古代对极高空间的一个概念,这里指天空。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树的崇高地位,仿佛超越了一切自然现象。
9. 千年一开花: 一千年只开一次花。
- 注释: “一开花”意味着极为难得。
- 赏析: 这个描述强调了树开花的稀有性,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
10. 香传天地心: 香气弥漫到整个天地间。
- 注释: “传”意为传播。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树的香气如何穿透时空,影响至广。
总结: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对一棵巨大树木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树木的壮丽和不凡展现无遗。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树的不同层面的描绘,不仅赞美了树木本身的美,也引发了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