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
《白山》 白山有乔木,其高五百寻。 上枝拂月窟,下根潜极深。 日月宿其巅,霜雪不敢侵。 千年一卷叶,九垓失其阴。 千年一开花,香传天地心。 他山有蔓草,芳花绣石岑。 琐琐含春意,妒杀松柏林。 注释与赏析: 1. 白山有乔木: 白山上长着高大的树木。 - 注释: “白山”,可能指某座以白色或白色著称的山脉;“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 - 赏析: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白山的自然景象
【注释】 频山子:人名,这里指诗人的朋友。甘泉:地名,即今陕西淳化县甘泉镇。年六旬,老骨如鹤:年纪虽高而骨气犹存如鹤般矫健。 携楮易种出烟霞:拿着纸片容易栽种,就像在烟霞中种植一般。 谷口:地名,指隐居之地。 石壕吏:唐朝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派人去征召杜甫,途中遇到石壕吏。石壕吏催他赶快回去,说“有吏夜捉人”,杜甫被迫连夜赶到京城长安。 一卧西堂十余载: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
《山行》 漫道桃源路不通,溪行十里道心空。 鸟啼流水落花外,人在春山暮雨中。 注释: 漫道(不要说):不要说。桃源路不通:传说中避世的桃花源在武陵溪口,所以诗人以桃源为喻。桃源,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县西。 溪行(溪边的小径):即“小径”,指曲曲折折的小路。十里:一作“千里”。 道心:指心中所思慕的处所。空:空虚,没有着落。 鸟啼(chī tí)流水(liú):鸟儿啼叫,水流潺潺
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北风吹折琼花飞。 译文:乌云压城,似乎要将城池摧毁,北风猛烈如刀割,吹落了满地的花瓣。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来表达对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的同情。"黑云压城城欲摧"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压力和紧张气氛;"北风吹折琼花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战争对和平与美好事物的破坏。 赏析:李柏的《卓烈妇》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能力,主要集中于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学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分析。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凤泉别墅”是诗人自题的别墅名,这里指隐居之地。首联写别墅幽静之景,以竹径为线索;颔联写别墅夜景之景,以月上松梢为线索;颈联写别墅晨景之景,以日落涧底为线索;末联写别墅晚景之景,以归鸟宿于层峰为线索
潼关 雄关巍峨耸立于巩西,险峻的地势让它在中原独占鳌头。 三国分疆的界线在这里交汇,五陵的要塞寄托着这座孤城。 王侯老去河山依然存在,揖让之风衰败战火生起。 割据政权自古就有不止一姓,岂能仅仅因为失鹿就归于秦赢? 译文: 雄壮的潼关矗立在巩县的西边,它以其险峻之势在中原地区独领风骚。 三个战国时期的国家在此划分界限,一条河流作为自然的界线将潼关与五陵相连。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王侯们已离去
山房咏怀 贫贱休嗟隐者骨,山家乐事在樵渔。 茹毛时御皇初膳,营窟长安帝世居。 浩荡乾坤舆盖共,广长江汉瑟琴舒。 客来如论元纁事,笑指飞鸿过太虚。 注释: - 贫贱休嗟隐者骨:不要因为贫穷而叹息,隐居的人也有快乐的事情。 - 山家乐事在樵渔:山里的人家的乐趣在于砍柴和捕鱼。 - 茹毛时御皇初膳:古代皇帝的初餐是粗毛制成的食物。 - 营窟长安帝世居:建造房屋是在长安帝都居住。 - 浩荡乾坤舆盖共
磻溪 东辞太白雪,西谒玉璜宫。 一水芦花外,两山翠柏中。 周南熊梦远,秦国凤楼空。 历历斜阳草,秋光自昔同。 译文: 从东边的太白山顶告别那皑皑的白雪,向西前往玉璜宫参拜。一路上,只见一江芦花飘散在水面之外,两岸青山葱郁挺拔,掩映在翠柏之间。回想起周朝的熊梦远去,秦时的凤楼早已空寂无声。夕阳斜照在草丛之中,仿佛能看到往昔的时光,与今日的秋光交织在一起。 注释: ① 东辞太白雪
甘泉高士年六十,老骨如鹤山头立。携楮易种出烟霞,足迹不复至城邑。 与我相逢频阳道,不言不揖但大笑。吾弟引手指其人,云是谷口之子真。 谷口有田一百亩,躬耕尝与渔樵邻。近日愁见石壕吏,掉臂东来陟岭峋。 一卧西堂十余载,青鞋布袜折角巾。胸藏千卷不知富,家徒四壁不知贫。 世间万事不知好,惟有研田可隐身。柏也闻之发浩叹,仰视浮云过霄汉。 幡然欲辞太白雪,与君约钓砚海畔。砚海洋洋大无岸
白山有乔木,其高五百寻。 上枝拂月窟,下根潜极深。 日月宿其巅,霜雪不敢侵。 千年一卷叶,九垓失其阴。 千年一开花,香传天地心。 他山有蔓草,芳花绣石岑。 琐琐含春意,妒杀松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