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辞太白雪,西谒玉璜宫。
一水芦花外,两山翠柏中。
周南熊梦远,秦国凤楼空。
历历斜阳草,秋光自昔同。

磻溪

东辞太白雪,西谒玉璜宫。

一水芦花外,两山翠柏中。

周南熊梦远,秦国凤楼空。

历历斜阳草,秋光自昔同。

译文:
从东边的太白山顶告别那皑皑的白雪,向西前往玉璜宫参拜。一路上,只见一江芦花飘散在水面之外,两岸青山葱郁挺拔,掩映在翠柏之间。回想起周朝的熊梦远去,秦时的凤楼早已空寂无声。夕阳斜照在草丛之中,仿佛能看到往昔的时光,与今日的秋光交织在一起。

注释:
① 东辞太白雪:指诗人从东方的太白山出发,告别那洁白无瑕、如雪的山峰。
② 西谒玉璜宫:向西行进,到达名为玉璜的宫殿。
③ 一水芦花外:一江之隔是芦花飘荡的江面。
④ 两山翠柏中:两侧山峦上长满了苍翠欲滴的柏树。
⑤ 熊梦远:指诗人想起了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梦见一只熊,这只熊后来成为夏代的君主。
⑥ 秦国凤楼空:提到秦国的凤楼,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高大壮丽的楼阁,后来因战争而废弃。
⑦ 历历斜阳草:夕阳下的草地上,一切都清晰可见。
⑧ 秋光自昔同:秋天的景象与往日一样,依旧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以“磻溪”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磻溪边行走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太白山的壮丽和玉璜宫的庄严,以及周围芦花、绿柏、夕阳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古喻今,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哲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