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五绝褒秘监,献规一体观文皇。
右军腕助天戈舞,北堂文播儒风扬。
俗学但以书貌取,毋乃优孟之冠裳。
天吴紫凤久颠倒,而况错杂淆玄黄。
覃溪老人霜鹘眼,赏论不数云门张。
考证诸家负真鉴,何王徐辈所未详。
问字日就草元阁,百花放艳虹腾光。
子山箧邀文靖赏,虞家笔让来儿扬。
匹夫怀宝不知戒,敢诩家学私青箱。
拟谋镌字光宅手,重排曲阜阶楹旁。
斯文废坠傥竟举,几研小胥犹可当。

这首诗是唐虞世南为夫子庙堂碑撰写的。它以颂扬孔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句“当时五绝褒秘监”,指的是在那个时代,五位著名的书法家都曾赞美过孔子的书法。这里的“五绝”是指五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是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頫。这五位书法家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异,但都受到了孔子的影响。

第二句“献规一体观文皇”,意味着他们共同欣赏并学习了孔子的书法艺术。孔子作为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五位书法家通过学习孔子的书法,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书法技艺,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

第三句“右军腕助天戈舞”,指的是王羲之(右军)用笔法辅助自己挥舞着如天戈一般的长笔画。这句话表达了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将自己的书法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第四句“北堂文播儒风扬”,意思是北堂的儒家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句诗表明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被广泛地传播和接受。

第五句“俗学但以书貌取,毋乃优孟之冠裳”,指出那些庸俗的人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涵,就像优孟那样穿着华丽的衣服来装扮自己。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实质的人。

第六句“天吴紫凤久颠倒,而况错杂淆玄黄”,比喻的是各种观点和理论相互冲突、混淆不清。这句话揭示了当时学术界的混乱状态。

第七句“覃溪老人霜鹘眼”,形容的是覃溪老人敏锐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句话表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洞察力。

第八句“赏论不数云门张”,表示他的评论和鉴赏能力非常高超,甚至超过了张云门。这里的“张云门”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学问和才华都很高。

第九句“考证诸家负真鉴,何王徐辈所未详”,意思是他对各种古籍进行了严谨的考证,使得这些古籍的价值重新得以彰显。这里的“何王徐辈”是唐代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的学问都非常深厚。

第十句“问字日就草元阁,百花放艳虹腾光”,意思是他每天都会去草元阁查找资料或者研究问题。这个场景描绘了他的勤奋和专注。

第十一句“子山箧邀文靖赏,虞家笔让儿扬”,指的是他邀请子山(可能是指一个朋友或同道中人)一起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并且将他的书法作品与虞家的书法相比,赞扬他的书法成就。

第十二句“匹夫怀宝不知戒,敢诩家学私青箱”,指的是有些人虽然拥有宝贵的知识,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反而自以为是地炫耀自己的学问。这里的“青箱”是指收藏书籍的地方。

第十三句“拟谋镌字光宅手,重排曲阜阶楹旁”,意指他打算将他的书法刻在石头上,放在光宅(可能是一个地名)的墙壁上,以此来纪念他的成就。这里的“曲阜”是指孔子的故乡,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第十四句“斯文废坠傥竟举,几研小胥犹可当”,意思是如果能够恢复孔子的学问和道德,那么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胥吏也能胜任这份工作。这里的“斯文”是指文明,“小胥”是指小官吏。这句话表明了对孔子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