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起海云昏,回首江亭挂雨痕。
拄杖不愁归路险,野花深处是柴门。

注释:

壬午仲夏与项伊泰游吉祥寺后范罗赭山林亭诸胜 壬午年六月,我与项伊泰一起游览了吉祥寺后的范罗赭山的山林亭等风景胜地。

北风吹起海云昏,回首江亭挂雨痕。 北风刮起,海面上的天空变得昏暗,回头看到江边的亭子被雨水打湿。

拄杖不愁归路险,野花深处是柴门。 我拄着拐杖并不担心回家的路太难走,因为野花丛中隐藏着一个柴门。

赏析:

首联“北风吹起海云昏,回首江亭挂雨痕。”诗人描绘出一幅海云昏沉、江亭沾雨的画面,生动地勾勒出了夏日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诗人运用了“北风”“海云”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深沉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幽深的世界之中。同时,“回首江亭挂雨痕”这一细节,更是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

颔联“拄杖不愁归路险,野花深处是柴门。”“拄杖不愁归路险”,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自信和乐观。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他并不担忧归家的路途艰难险阻,反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这既是诗人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自信,也是他对于人生的豁达理解。“野花深处是柴门”,“野花”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柴门”则代表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诗人将这两者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拄杖不愁归路险,野花深处是柴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归途的信心和乐观态度。通过“拄杖不愁归路险”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即使面临困境和挑战,他也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前行。而“野花深处是柴门”这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他不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更向往那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认为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充满诗意又富有哲理的生活世界,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和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