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出云顶,乃在北斗峰。
北斗一片石,而多合抱松。
昨雪洗又翠,客来起清风。
徙倚展望眼,蒙蒙一气中。
阴霁各有态,毕竟日易穷。
毛女已仙去,谁能测遗踪。
石洞谒金帝,峰半闻此钟。
琅琅满山谷,此闲声不宏。
石径滑难下,雨花飘来浓。
道士赠一杖,夭矫如苍龙。
投之水檐谷,看尔飞遥空。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1-2句
诗句: 北斗峰
译文: 清晨时分,我站在云顶之上,眼前的山峰正是传说中的北斗星。
第3-4句
注释: 这里的“乃在北斗峰”意味着站在此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的排列。
第5-6句
译文: 只见一大块巨石,周围环绕着许多合抱粗的古松。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北斗峰上奇特的自然景观,巨石和古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宏伟与苍劲。
第7-8句
译文: 昨天的雪水清洗过这里,又显得翠绿欲滴。客人的到来,也带来了一阵清新空气。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雪景和空气的变化,表达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第9-10句
译文: 我在此处徘徊、远望,视线所及之处,一片朦胧。
赏析: “蒙蒙一气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视野中的模糊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11-14句
译文: 阴天或晴天各有其独特的景象,但终归太阳是会消失的。
赏析: 此句表达了自然变化无常,以及人生短暂的道理,富有哲理意味。
第15-16句
译文: 毛女已经成仙而去,她留下的踪迹我们又怎能知晓呢?
赏析: 此句反映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以及对神秘未知的敬畏。
第17-18句
译文: 石洞之中供奉着金色的神像,峰半处传来钟声回荡。
赏析: 描述了北斗峰的人文历史,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第19-20句
译文: 山谷里回响的是那琅琅的书声,声音虽不宏大却十分悠扬。
赏析: 此处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学习环境,突出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
第21-22句
译文: 石径滑溜难行,雨后花瓣飘落,香气浓郁。
赏析: 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细节,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第23句
译文: 道士赠予了我一根拐杖,它矫健如龙,夭矫盘旋。
赏析: 通过具体物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道士的智慧和力量。
第24-26句
译文: 我将它投下到水边,看它在水面上空飞翔。
赏析: 这个动作象征着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北斗峰的壮丽景色和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