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晦,杨花迎马蹄。
去年四月朔,始见杨花飞。
胡为早一月,似送行人归。
秦人不可友,秦地不可栖。
斗米钱半千,烧柴如烧扆。
尺鲤臭始售,薄酒浊不酾。
馍馍叫满街,五味独重醯。
一语辄攘臂,鬼蜮工面欺。
北悍而南诈,秦俗两兼之。
二麦稍不收,鸣镝门外驰。
杀人眼不瞬,攘夺至衫衣。
今者旱最甚,麦槁亩如炊。
灵旗走巫觋,原野春惨悽。
况我客二载,看囊惟有诗。
贫贱减意气,见人便头低。
去去恐不速,杨花何依依。
愿假春风力,吹汝过隋堤。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今年二月晦,杨花迎马蹄。” - 注释:在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杨花随着马车的轮迹飘散。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随风飘动,仿佛是春天的信使。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1. “去年四月朔,始见杨花飞。” - 注释:去年四月初一,我第一次看到杨花飞舞。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1. “胡为早一月,似送行人归。” - 注释:为什么要提前一个月呢?好像送别远行的人。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
  1. “秦人不可友,秦地不可栖。” - 注释:秦地的人们不可亲近,秦地的土地也不可居住。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斗米钱半千,烧柴如烧扆。” - 注释:烧柴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甚至比购买屏风还要贵。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1. “尺鲤臭始售,薄酒浊不酾。” - 注释:鱼的价格已经上涨,即使味道变坏也无法再出售;即使是便宜的酒,也因为杂质过多而无法再过滤。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社会的腐败和贫富差距的加剧。
  1. “馍馍叫满街,五味独重醯。” - 注释:市场上到处都在卖馍馍,但只有酸菜的味道最重。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市场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酸菜的喜爱。
  1. “一语辄攘臂,鬼蜮工面欺。” - 注释:一旦有人说话,就挥舞手臂保护自己,这是小人的行为,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社会上小人的行径,以及人们对于正直的渴望。
  1. “北悍而南诈,秦俗两兼之。” - 注释:北方强悍而南方狡诈,这两种性格在秦地人身上都有体现。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秦地人民的性格特点,既有强悍的一面,也有狡诈的一面。
  1. “二麦稍不收,鸣镝门外驰。” - 注释:第二年的麦子稍微有些收成不好,战鼓在外面响起。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战争的威胁,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1. “杀人眼不瞬,攘夺至衫衣。” - 注释:人们为了抢夺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有人连衣服都抢走了。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贪婪,也揭示了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今者旱最甚,麦槁亩如炊。” - 注释:现在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到了,麦田干枯得像是煮过一样。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干旱带来的灾难,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担忧。
  1. “灵旗走巫觋,原野春惨悽。” - 注释:灵旗在原野上飘扬,祭祀巫师和神祗祈求春天的到来。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1. “况我客二载,看囊惟有诗。” - 注释:何况我是客人在这里住了两年,我的钱包里只有诗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无助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1. “贫贱减意气,见人便头低。” - 注释:贫穷和卑贱让我失去了自信,见到别人就会低头。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困境和无奈,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1. “去去恐不速,杨花何依依。” - 注释:离开这里恐怕不会顺利,杨花为何还依恋不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