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不择音,事急将伯助。
借仇报仇来,以毒攻毒去。
毒去国已亡,元气有几许。
岂知久耽耽,竟堕其术数。
贼为虏先驱,我为虏开路。
鹬蚌兢相持,两肉归渔父。
痛哉三百年,百战我太祖。
我观天下形,地势争尺咫。
潼关与渝关,险厄实相似。
渝枕山海闲,潼介河山里。
秦陇天下头,渤碣天下尾。
东西气相应,潼失渝亦启。
向使潼不失,据险誓效死。
何至明天下,鸣呼竟若此。
兴亡屈指筹,夕阳去如驶。
悲歌下城头,潼关祸之始。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通过潼关战役的失利,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鹿死不择音,事急将伯助。
注释:比喻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不顾原则,寻求他人的帮助。
译文:就像猎人在鹿快死的时候,会不顾自己的猎枪是否合适,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去射杀它。借仇报仇来,以毒攻毒去。
注释:用仇恨来对付敌人,用毒药来攻击敌人,以消除仇恨或解决问题。
译文:用敌人的仇恨来对付敌人,用敌人的毒药来消灭敌人的仇恨。毒去国已亡,元气有几许。
注释:国家的元气已经耗尽,剩下的只是空壳。
译文:当敌人的毒气被清除后,一个国家只剩下了空虚的躯壳。岂知久耽耽,竟堕其术数。
注释:不知道一直拖延下去,最终落入对方的圈套。
译文:不知道一直拖延下去,最终落入对方的圈套。贼为虏先驱,我为虏开路。
注释:敌人成为入侵者的首选目标,而我则是入侵者的向导。
译文:敌人成为入侵者的首选目标,而我则是入侵者的向导。鹬蚌兢相持,两肉归渔父。
注释:鹬和蚌都在争夺食物,结果都成为了渔夫的猎物。
译文:鹬和蚌都在争夺食物,结果都成为了渔夫的猎物。痛哉三百年,百战我太祖。
注释:痛惜三百年的征战,这些战斗都是我的太祖亲自指挥的。
译文:痛惜三百年的征战,这些战斗都是我的太祖亲自指挥的。我观天下形,地势争尺咫。
注释:我观察了天下的形势,地势的差异只有几寸之遥。
译文:我观察了天下的形势,地势的差异只有几寸之遥。潼关与渝关,险厄实相似。
注释:潼关与渝关的地形险要且危险。
译文:潼关与渝关的地形险要且危险。渝枕山海闲,潼介河山里。
注释:潼关靠海而建,位于黄河两岸。
译文:潼关靠海而建,位于黄河两岸。秦陇天下头,渤碣天下尾。
注释:秦岭和陇山是中国的两端,象征着国家的边界。
译文:秦岭和陇山是中国的两端,象征着国家的边界。东西气相应,潼失渝亦启。
注释:东西方向的气流相互影响,潼关的失败也预示着渝关的胜利。
译文:东西方向的气流相互影响,潼关的失败也预示着渝关的胜利。向使潼不失,据险誓效死。
注释:如果潼关能够坚守住,那么就会誓死抵抗敌人。
译文:如果潼关能够坚守住,那么就会誓死抵抗敌人。何至明天下,鸣呼竟若此。
注释:怎么能够统治整个天下,却最终失败了呢?
译文:怎么能够统治整个天下,却最终失败了呢?兴亡屈指筹,夕阳去如驶。
注释:国家的兴衰就像是计算时间的工具,夕阳西下如同迅速流逝的时间。
译文:国家的兴衰就像是计算时间的工具,夕阳西下如同迅速流逝的时间。悲歌下城头,潼关祸之始。
注释:悲伤地唱着歌从城墙上下来,这就是潼关祸乱的开始。
译文:悲伤地唱着歌从城墙上下来,这就是潼关祸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