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音天上避风灾,亲见三禅化劫灰。
成住坏空都一例,且从蜃气觅楼台。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洞庭阻风舟中无俚小饮径醉得句辄书
  • “洞庭”: 中国湖南省的一个著名湖泊,此处指代诗人的所在地。
  • “阻风”: 船只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逆风。
  • “舟中”: 指船只上的环境。
  • “无俚”: 无法形容,没有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 “小饮”: 小酌,即饮酒。
  • “径醉”: 直接喝醉酒。
  • “得句辄书”: 获得诗句后立即书写。
  1. 光音天上避风灾,亲见三禅化劫灰
  • “光音”:可能指佛教中的光明音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 “天上避风灾”:在天界上躲避灾难。
  • “三禅”: 佛教中的三个修行阶段,通常指初禅、二禅、三禅。
  • “化劫灰”:将经历的苦难或磨难化为尘埃。
  1. 成住坏空都一例,且从蜃气觅楼台
  • “成住坏空”:佛教中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描述。
  • “一例”:一个普遍的情况。
  • “且从”:暂且,暂时。
  • “蜃气”:传说中的海市蜃楼现象,这里比喻虚幻或不实的事物。
  • “楼台”:指建筑或构筑物。

译文:

在洞庭湖上遭遇逆风,船中无物可解闷便饮酒直至醉倒,随手写出诗句。诗中提到在天上避开了风灾,亲自见证了三禅的修炼过程,将经历的困难和磨难化为尘土。同时,也提到一切都遵循着“成住坏空”的规律,并暂时从虚幻中寻找建筑或构筑物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和宇宙面前的渺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通过描写洞庭湖上的经历,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中的“得句辄书”和“且从蜃气觅楼台”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和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