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东南日夜流,三千余里荡乡愁。
渐知易性同淮橘,强说忘机学海鸥。
梦里倚闾虚慰藉,闺中织锦易沉浮。
连宵又见刀环月,惆怅高寒白玉楼。
虔州秋日杂感
章贡东南日夜流,三千余里荡乡愁。
渐知易性同淮橘,强说忘机学海鸥。
梦里倚闾虚慰藉,闺中织锦易沉浮。
连宵又见刀环月,惆怅高寒白玉楼。
【注释】:
- 章贡:地名,位于江西赣州。
- 淮橘:即淮南柑橘,产于淮河以南地区。
- 刀环月:指月亮如刀环一般。
- 高寒白玉楼:形容高耸入云的楼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秋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章贡东南日夜流,三千余里荡乡愁”描绘了章贡江的水从东南流向北方,流淌着家乡的距离,引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种距离感和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被诗人深刻地捕捉并表达出来。
“渐知易性同淮橘,强说忘机学海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特性的理解与领悟。他通过观察淮橘的生长习性和学习海鸥的生存之道,来比喻自己的性格转变和心态调整。这里的“易性同淮橘”意味着逐渐变得像淮橘那样适应环境、坚韧不拔;而“忘机学海鸥”则是指放下世俗的束缚,学会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梦里倚闾虚慰藉,闺中织锦易沉浮”则描写了诗人在梦中对家人的思念以及现实中家庭生活的艰辛。他梦见自己依偎在家门口安慰亲人,但醒来后发现这一切都是虚幻,而家中的织锦工作更是充满了变数和困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最后一句“连宵又见刀环月,惆怅高寒白玉楼”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诗人连续几个夜晚都在看着天空中的刀环月,这使他感到更加凄凉和孤独。同时,他也想起了家乡的高寒白玉楼,那种遥不可及的美景让他心生惆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