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今夜月,黄鹤忍飞来。
入抱皆秋气,凭高见劫灰。
飘零王粲恨,寂寞谪仙才。
不尽苍茫意,江声走怒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登黄鹤楼》。
译文:
登上黄鹤楼的新小亭,
武昌今夜月色好,黄鹤忍飞来。
秋气笼罩着入抱的小亭,
凭高眺望劫后灰烬之地。
王粲流离失所,感叹飘零,
谪仙李白才华横溢,却寂寞难耐。
不尽的苍茫之意,江声如怒雷般奔涌。
注释:
-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的一座古建筑,因传说中仙人子安乘鹤升天而名。
- 新构小亭:建造了新的小亭子。
- 武昌:指湖北武昌地区。
- 今夜月:今天晚上的月亮。
- 黄鹤忍飞来:黄鹤不忍心飞走。
- 秋气:秋天的气息。
- 劫灰:战火后的废墟。
- 飘零:流落、漂泊。
- 王粲恨:三国时期人物王粲,因战乱而流落异乡,感到遗憾和悲伤。
- 谪仙才:被贬谪为神仙的才华。
- 不尽苍茫意:表达一种无法尽述的深沉感慨。
- 江声走怒雷:形容江水奔腾的声音如同怒雷般震耳欲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鹤楼的新小亭以及夜月下的景色。首句“登黄鹤楼址新构小亭”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登上黄鹤楼的新小亭。第二句“武昌今夜月,黄鹤忍飞来”则通过描写武昌的月亮和黄鹤不忍离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入抱皆秋气,凭高见劫灰”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秋风瑟瑟,残破的建筑物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凄凉。第四句“飘零王粲恨,寂寞谪仙才”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最后一句“不尽苍茫意,江声走怒雷”则以江水奔腾的声响比喻诗人心中的无尽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细腻而深沉,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