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舍幽栖处,柴门接野田。
一春滋草径,三月酿花天。
林雀喧晨霁,邻鸡报午烟。
频年收获好,膝下得欢然。
【注释】:
- 东舍幽栖处:家大人的住所。
- 柴门:指门户用柴草编成,简陋的农舍之门。
- 一春滋草径:一春天里,小径两旁长满了青草。
- 三月酿花天:三月间,花坛中鲜花盛开。
- 林雀:树丛中的小鸟。 喧晨霁:喧闹着迎接早晨的雨后晴朗。
- 邻鸡报午烟:邻居家的鸡叫声传来,报告了中午的雾气已经散开。
- 频年:连续多年。
- 膝下:指子女,此处指家中孩子。欢然:喜悦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抒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之作。诗的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幽雅的农家环境。“东舍幽栖处”表明诗人的家是一个幽静的地方,“柴门接野田”则表现了农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第三联“一春滋草径,三月酿花天”,描述了在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小径上绿草如茵,花坛中鲜花盛开的景象。这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联“林雀喧晨霁,邻鸡报午烟”,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清晨和中午时分的生动场景。清晨时,树上的小鸟欢快地歌唱,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午后时,远处传来鸡鸣声,预示着天气将转晴。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频年收获好,膝下得欢然”,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丰收的喜悦之情。连续多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得到了回报,家人团聚一堂,共享丰收的喜悦,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和满足。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