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寸土不易得,屋角墙根皆莳花。
连日雨多藤蔓死,篱头再补及秋瓜。
小圃四绝句
客中寸土不易得,屋角墙根皆莳花。
连日雨多藤蔓死,篱头再补及秋瓜。
注释:
- 客中寸土不易得:指在客居他乡,很难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 屋角墙根皆莳花:把花种在屋角和墙根的地方。
- 连日雨多藤蔓死:因为连续几天的雨水,所以藤蔓都死了。
- 篱头再补及秋瓜:等到秋天的时候,再补上篱笆,种上瓜果。
客中寸土不易得,屋角墙根皆莳花。
连日雨多藤蔓死,篱头再补及秋瓜。
小圃四绝句
客中寸土不易得,屋角墙根皆莳花。
连日雨多藤蔓死,篱头再补及秋瓜。
注释:
《黄鹤楼题壁·笛声吹裂大江流》作者为清代诗人宋湘,其古诗全文如下:笛声吹裂大江流,天上星辰历历秋。黄鹤白云今夜别,美人香草古时愁。我行何止半天下,此去休论八督州。}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祝福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笛声吹裂大江流: - 笛声与大江的和谐:诗的开头“笛声吹裂大江流”描述了笛声如何穿透大江水波
注释: 1 座主:指座主老师,即科举时的考官。 2. 初颐园先生:指李慈铭,字次青,号初颐园,浙江仁和人,清朝著名学者。 3. 视学:视察学校教育。 4. 奉别:送别。 5. 国士知:国士之知,指被国家看重的人才。 6. 六年席帽此头皮:意指六年来一直戴着帽子,形容勤于学问或苦读。 7. 春风不厌无花果:意指春天里,即使没有花朵的果实,也让人感到喜悦。 8. 夜雨还留失着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雪霏即句”,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注意抓住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译文: 夜半时分风声嘈杂地响了四起,清晨的寒冷比夜晚的还要重一些。是谁看到下雪后先有感悟呢?等到我打开门时,天已放晴。 山影映衬城廓没有远近之分,月光照耀着海面分外明亮清晰。我闲居无事自喜来往稀少,于是打扫庭院买些酒喝。 赏析
晓起对雪三首 其一 诗句解析 纸窗风断炭炉灰,城角钟声一片来。 不道人家烟漠漠,已看天井雪皑皑。 真堪灌魄团将咽,莫便呼僮扫作堆。 闻与邻翁数年景,好花飞到第三回。 译文与注释 当早晨醒来,我独自对着窗外的白雪沉思, 纸糊的窗户在微风中已经吹得不再结实, 炭火已经熄灭,只剩下灰烬,而远处的城墙角落传来了钟声, 它如同一首悠扬的乐曲,让人心神宁静。 我不曾意识到
【解析】 此诗为五言排律,全篇皆用对仗。首二句写雪景之美,“到眼清华”意谓眼前的雪白得耀眼;“十分冷淡足精神”意谓这清冷的雪花足以使人振奋精神。后两句写雪花与月的关系,“羌无明月来涵影”,羌是地名。这里说,月亮来了,却并不使雪更亮,反而更衬托出雪的洁白。“回风去逗春”意谓回风拂动着雪花,好像在逗引着春天的到来。三四句写雪后童子乞火,先生拥絮的情景。五六句写雪中鹤之不群。七八句写诗人自谦之情
晓起对雪三首其一 身在楼台缥缈间,清光如此不尘寰。 纵嫌衣薄应须耐,便压檐低那许删。 注释:我身在这高楼之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清冷的月光洒在我身上,却不染尘埃。即使觉得衣服单薄,也应该忍受寒冷,因为雪花落在屋檐上已经压得很低了。 晓起对雪三首其二 画里孤舟人钓水,梦中一树我游山。 安排驴子桥头去,消受先生此日闲。 注释:我在画中看到了一只孤独的小舟在水面上钓鱼,仿佛在梦中看到一棵树
注释: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 其一 邹鲁风今到海滨,三年吹暖八闽春。 诸生莫错马融帐,天下能谈郭泰巾。 译文: 现在邹鲁之风来到了海滨,已经三年了,为福建带来了春天的温暖。不要以为马融帐下的学子们是错的,在天下能够谈吐自如、有风度的人是郭泰。 文选楼高经见月,罗浮秋远旧无尘。 译文: 文选楼之高可看到月亮,罗浮山之秋景远去已无尘埃。 赏析: 这首《奉别二首》是作者离开福建时所作
重阳节前一日 菊花盛开的雨天,篱笆旁六枳花散发阵阵清香。 不剪去藤萝风自落,将收割菜甲的日子又添黄。 客人当无事时苔阶清净,小妾有童心药鼎清凉。 近来病骨懒于游人何处再过重阳
这首诗是丰湖书院的三堂联。 注释: 从来此地比洙沂——自古以来,这里和孔子故乡的曲阜一样,都是文人墨客竞相游览的地方。 况拓开近水天光——何况现在这里又是一片水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四面春宜风浴——四周春意盎然,微风拂面,令人如沐春风。 自后何人更苏翟——自此以后,又有谁能超越苏东坡、米元章呢? 只认取前峰灯火——只是记得当年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在前峰山观赏灯火,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注释】丰湖书院:在山东济南。二门:大门和后门,这里指正门和东门。邹鲁:古时对山东一带的称呼。“邹”是鲁国的别称,“鲁”是春秋时孔子所居地,故以“邹鲁”指代齐鲁之地。小蓬瀛: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总称,这里指风景优美的山水。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丰乐楼的佳作。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两句写人文古邹鲁;后两句写山水小蓬瀛。全诗意境宏大,笔调雄奇。作者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方面着笔
小圃四绝句 槐树两年无此荣,抽枝接叶花细生。 落英才扫又满地,围屋山蜂争晓晴。 1. 小圃:指庭院中的花木丛中空地。 译文:槐树两年没有这样的繁荣,抽出了新的枝条和叶子,花朵细小而生长。落下的花瓣被清扫后又覆盖满地,围绕在小屋周围的蜜蜂在清晨的阳光下争相采蜜。 2. 注释:槐树,一种常绿乔木,其种子、果实、木材、根皮等都有药用价值。抽枝接叶,指长出了新枝条和叶片。落英,比喻飘落的花瓣,也泛指花瓣
【注释】 说诗:诗歌创作的方法。 杜老: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自称“白李”,故称他为杜老。 五通:传说中神仙的五种神通,即天、地、水、火、风。 命脉:这里比喻诗的脉络。神精神:指诗歌的神韵和气势。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论诗之作。诗人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提出了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观点,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首句“豫章出地势轮囷”,意思是说
【注释】: 1. 学韩学杜学髯苏:指学习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杜甫和宋代苏轼等大家的文章。韩愈(768-824)、杜甫(712-770)、苏轼(1037-1101)都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巨匠,他们的文章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后人常以之为学习的典范。 2. 自是排场与众殊:意思是说自己的文章风格独特,与众不同。 3. 若使自家无曲子:指自己没有掌握曲调。曲子是一种音乐形式,这里比喻文章有章法,有结构
诗句原文: 小圃四绝句 ·其一 槐树两年无此荣,抽枝接叶花细生。 落英才扫又满地,围屋山蜂争晓晴。 译文: 槐树上的花两年都没有盛开,新枝嫩叶上开满了花朵。清晨,当露珠还未干时,人们会用扫帚清扫掉花瓣和落叶。蜜蜂在房屋周围飞舞,争夺着清晨的阳光。 注释: 1. 槐树(huái shù):一种常见的植物,常用于庭院美化。 2. 无此荣(wú cǐ róng):没有这种荣耀或繁荣的状态
【注释】: 小圃:指庭院中的花圃。 四绝句:即四首绝句。此诗为其中之一。 园中众花以色胜,一二色少以香多:花园里各种花卉,以色彩鲜艳的为上品,而以花色稍差的也以香气浓郁而取胜。 夜深独起坐风露,时有清声闻落柯:深夜独自起来坐在月光下,不时听到树上落叶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赏花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句“园中众花以色胜,一二色少以香多”
在宋代诗人宋湘的笔下,秋日的景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下面将逐一分析这四句话: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秋阴如梦不思醒,暮雨朝风亦自停。:“秋阴如梦不思醒”表达了秋天阴沉的天空给人带来的迷离感,仿佛置身于梦中一般。“暮雨朝风亦自停”则描绘了即便有连绵不断的雨和风,也能自行停止的宁静景象。 - 园里菊英三百本,争人瘦影入虚棂。:这句诗通过描写菊花盛开的景象,强调了秋季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