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茎黄须兀自撚,每到三更三点时。
童子不知聊破寂,背言穷死只吟诗。

【注释】

效玉川子:学玉川子,即学陶渊明。

兀自撚(n捻):独自拿着。

童子不知聊破寂:(诗人)不知道童子是否明白,只能聊以破寂静。

背言穷死只吟诗:背对着世人,耗尽生命,只是吟诵诗歌而已。

【赏析】

这是一首学习陶渊明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孤独的生活态度和追求。首句“孤灯效玉川子五首”,点明主题,孤灯即孤独的烛火,暗喻诗人的孤独生活;效玉川子,即模仿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表明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次句“数茎黄须兀自撚,每到三更三点时”,描绘了诗人孤独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数茎黄须,形容头发花白,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兀自撚,指独自拿着蜡烛,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中的孤独和寂寞。每到三更三点时,暗示着诗人的生活节奏与常人不同,可能是诗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选择在深夜时分独处。第三句“童子不知聊破寂,背言穷死只吟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童子不知,指诗人周围的人不理解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感到孤单。聊破寂,形容诗人在这种孤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背言穷死只吟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超脱,认为只有吟诵诗歌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而不是其他物质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孤灯、黄须、三更三点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孤独、追求、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