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聊假寐,饥鼯啮我耳。
拥褐步檐棂,众星粲可指。
中有琴鼓声,清商激绿水。
哀弦随悲风,曲终忽变徵。
兹音久不作,勿乃邹阳子。
沈忧荡精魂,欲诉谁为理。
【注释】:
庚寅:指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狱中:在监狱里。聊假寐:勉强睡了一会儿。啮我耳:形容夜间的虫声刺耳。拥褐(huò huī)步檐棂:披着粗布衣衫蹒跚地走过屋檐的栏杆。众星粲可指:众多的星星像珍珠一样灿烂。琴鼓声:指琴瑟和鼓的声音。清商:古代一种音乐,多用在宴享之乐。激绿水:比喻声音激荡起波澜。哀弦:悲苦的弦音。随悲风:随着悲伤的风而发出。变徵:古代五声之一,其音凄厉。兹音:这种声音。邹阳子:邹阳,西汉辞赋家,以《狱中上梁王书》等著名,这里借指苏轼自己。沈忧:深深的忧愁。荡精魂:使精神受尽折磨。理:申诉、辩解。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牢狱里所作。诗人在深夜中辗转难眠,听着蟋蟀的哀鸣,心中不禁涌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他想起了当年在京城时的生活,那时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此时,他不禁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
首联“中夜聊假寐,饥鼯啮我耳”,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夜晚中辗转反侧的情景,饥饿的鼯鼠在耳边不停地叫唤,让人难以入睡。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颔联“拥褐步檐棂,众星粲可指”,诗人披着粗布衣衫,蹒跚地走过屋檐的栏杆,仰望星空,只见繁星点点,犹如珍珠一般璀璨。这两句通过对夜景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
颈联“中有琴鼓声,清商激绿水,哀弦随悲风,曲终忽变徵”,诗人听到了琴瑟和鼓的声音,这些声音如同清商般激荡着绿水波纹,又随着悲伤的风而变得凄厉起来,直到曲终突然变成了变徵之声。这几句通过音乐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变化。
尾联“兹音久不作,勿乃邹阳子”,诗人感叹这种声音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难道这不是像邹阳那样的贤人吗?这里的邹阳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名士邹阳,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汉武帝所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贤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