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西邻土马豪,聊城弃甲比山高。
庙谟始觉联吴好,天意宁烦诅楚劳。
遣吏争兵闻哭泣,连年举债尽脂膏。
北盟旧事多同异,六区丛谈付蔡条。

注释:

谁谓西邻土马豪,聊城弃甲比山高。

庙谟始觉联吴好,天意宁烦诅楚劳。

遣吏争兵闻哭泣,连年举债尽脂膏。

北盟旧事多同异,六区丛谈付蔡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叙述日俄战争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担忧。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谁谓西邻土马豪”,表达了诗人对西方邻国的强大实力的惊叹。在这里,诗人用“西邻”代指日本,以“土马”形容日本的兵力强大,“豪”则表示其英勇善战。

第二句“聊城弃甲比山高”,则是对日俄战争中中国战场的描写。诗人用“聊城”象征中国的一座城市,“弃甲比山高”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废墟和尸体堆积如山的景象。这两句诗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接下来的两句“庙谟始觉联吴好,天意宁烦诅楚劳”,则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诗人认为,虽然当时中国联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对抗日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对中国有恶意。相反,他认为这样做是符合天意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维护各国的利益和安全。

最后两句“遣吏争兵闻哭泣,连年举债尽脂膏”则是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批判。这里,诗人用“遣吏争兵”来形容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夺权力,用“哭泣”来比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牺牲。而“连年举债尽脂膏”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日俄战争的描述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注和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