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自爱枕中篇,脚价何尝到九泉。
谁遣淮王守都厕,一时鸡犬尽神仙。
黄金自爱枕中篇,脚价何尝到九泉。
谁遣淮王守都厕,一时鸡犬尽神仙。
诗句释义
- “黄金自爱枕中篇”:这里比喻的是刘向的才华和智慧,他的思想和作品就像黄金一样珍贵。
- “脚价何尝到九泉”:这里的”脚价”指的是身价,而”九泉”是指地府,意指他虽然被贬谪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从未真正失去过。
- “谁遣淮王守都厕”:淮王在这里可能暗指刘向的遭遇,他被贬为地方官员,生活陷入困境,如同厕中之狗般被人随意对待。
- “一时鸡犬尽神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向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暗含了一种讽刺,暗示那些曾经奉承刘向的人最终都失去了他们的地位。
译文
刘向在狱中面对重重诏狱,自己的境遇陷入困顿。终究可以说,论心思与行为上有些不忠的人,他们的声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即使他身陷囹圄,他的价值和声誉依旧未减,就如同一个普通的百姓,他的家人也并未因此受到牵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刘向的不幸遭遇和其坚韧的性格。王安石以刘向为引子,通过对刘向命运的叙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中的关键词“黄金”、“脚价”等,既表现了刘向的智慧和才华,也暗含了他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愤懑。整首诗虽短却意味深长,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