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记载辞无根,灵鼍一吼喑不语。
昔日金公抚西粤,曾向节楼树崇虡。
三过孰晓镯铙节,五声无当滕薛谱。
莫教师旅率征人,差堪琴瑟迓田祖。
弗鼓弗考我心戒,大鸣小鸣劲气沮。
笑谢村农宝什袭,醉咏诗歌狂搏拊。
韩潮苏海不可作,伐鼓渊渊人起舞。
【注释】
铜鼓歌:古乐府曲调名。
纷纷记载辞无根,灵鼍一吼喑不语。
纷纷记载:纷纷记载着。辞无根:没有根据的记载。
灵鼍:即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一吼喑不语:一声大吼,却不再说话。
昔日金公抚西粤,曾向节楼树崇虡。
昔:过去的时候。
金公:指汉武帝时的南方民族首领南越王赵佗,这里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节楼:指设在边疆的军事要塞。
崇虡:指悬挂在城楼上作为装饰的金属器具。
三过孰晓镯铙节,五声无当滕薛谱。
孰晓:谁了解。镯:同“铎”,古代的一种敲击乐器。
五声: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征、羽五个音阶,这里泛指音调。
滕薛:古代两个国家名,分别位于今河北和山东一带,这里泛指边远的地方。
弗教师旅率征人,差堪琴瑟迓田祖。
弗教师旅:不训练士兵。
差堪:勉强可以。琴瑟迓田祖:用琴瑟迎候祖先。
弗鼓弗考我心戒,大鸣小鸣劲气沮。
弗鼓:不敲奏。
考:考查。
心戒:内心的警戒。
大鸣小鸣:形容声音洪亮而响亮。
劲气沮:气势受挫。
笑谢村农宝什袭,醉咏诗歌狂搏拊。
笑谢:以笑谢之。
宝什袭:指珍贵的宝物,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醉咏诗歌:喝醉了还朗诵诗歌。狂搏拊:形容手舞足蹈的样子。
韩潮苏海不可作,伐鼓渊渊人起舞。
韩潮:指唐代诗人韩愈。潮在这里是诗的意思。苏海: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这里泛指其他文人的作品。
伐鼓渊渊:击鼓声如雷。起舞:起舞狂欢。
【赏析】
此诗是一篇关于铜鼓的歌辞。《旧唐书·礼乐志》中说:“《铜鼓歌》,汉高祖灭楚,得骆越乐,于是采其声以为《房中乐》。乐奏《巴渝》、《className=org-center>竹竿>》、《水龙吟》、《白头吟》。《水龙吟》者,《破阵乐》也;《白头吟》者,《折杨柳》也。”可见,铜鼓原为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所制,用以祭神,后来被中原王朝所用,成为军队作战时的信号器。这首诗就描写了铜鼓这种乐器的演奏情景。
首句写铜鼓的制作。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它的鼓面是由整块的铜片制成,中间开一小孔,用来穿绳系柄。由于铜鼓的鼓面很大,因此要由几个人轮流敲打才能使鼓声传得远。这一句既交代了铜鼓的制作,又引出了下文关于铜鼓演奏的叙述。
二句是铜鼓演奏的情景。铜鼓的音色洪亮而响亮,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当作指挥乐器来使用。铜鼓的演奏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奏,也有合奏,还有边歌边舞的形式。这两句通过铜鼓演奏的情景,写出了它的威力。
三到六句是铜鼓演奏的具体内容。这三句写铜鼓演奏时发出的声响,第四句写铜鼓演奏时发出的旋律,第五句写铜鼓演奏时的节奏,最后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铜鼓演奏的热烈场面。通过这些内容的描述,可以看出铜鼓演奏时的雄壮场面是多么地令人振奋。
第七到十句是铜鼓演奏的结束语。这四句写的是演奏结束后的情景。因为铜鼓的声音非常宏亮,所以人们往往把它当做信号器使用。当铜鼓停止敲击时,人们就会知道军队已经出发了。另外,在铜鼓的演奏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歌舞表演,这也是人们欣赏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四句既写了铜鼓演奏时的热闹场面,又突出了铜鼓的作用。
第十一句到十四句是结尾部分。这六句主要描写的是铜鼓演奏时的气势。因为铜鼓的声音非常宏亮,所以它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当铜鼓响起时,人们就会感到一种豪迈的气息;当铜鼓停止敲击时,人们又会感到一种空虚的感觉。这六句通过对铜鼓演奏时的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铜鼓的崇敬之心。
十五句到十八句是结尾的扩展。这四句是对铜鼓演奏时的气势的进一步扩展。通过描绘人们在铜鼓演奏时的各种动作,表现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之情以及铜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最后一句更是将铜鼓的作用推向了极致。
整首诗通过描写铜鼓的演奏情况,表达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铜鼓的崇敬之心。同时,通过铜鼓演奏时的气势以及铜鼓与边歌边舞的关系,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