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迫秋色,感时多苦音。
户庭今夜冷,刀尺故园心。
谁是授餐者,因之戒斗深。
呼镫方觅汝,露草莫微吟。

【注释】

“出”,出现;“迫”:逼近;“苦音”:哀伤的曲调,指蟋蟀声。

“户庭”:指家门内外。

“谁是授餐者,因之戒斗深”:《左传·宣公二年》:“子夏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授餐”比喻为官正直,不偏不倚;“戒斗”比喻为人正直,不与奸邪争斗。

“呼镫方觅汝,露草莫微吟”:李白《秋思》诗:“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愁坐杜鹃枝上月,红深青浅两三点。”这里以“呼镫”比喻诗人在月下思念家乡。

【赏析】

此篇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冬。当时作者正在长安任左拾遗,正逢安禄山反叛。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忧国忧民之心,同时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全诗通过写蟋蟀的哀鸣,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出世迫秋色,感时多苦音”:诗人看到蟋蟀的出现,联想到秋天的到来,又听到蟋蟀的哀鸣,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艰难。这两句诗通过写蟋蟀的出现和哀鸣,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颔联“户庭今夜冷,刀尺故园心”:诗人看到自己的家园在夜晚变得寒冷,又想到自己的家乡也会变得如此,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感。这两句诗通过写家园的冷清和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

颈联“谁是授餐者,因之戒斗深”:诗人看到有人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奔波,因此更加珍视生命和尊严。这两句诗通过写有人为自己付出努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之情。

尾联“呼镫方觅汝,露草莫微吟”: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受到干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这两句诗通过写人们的活动和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