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鲍当时体,流传遂至今。
廿年仍旅食,三叹有遗音。
花鸟春城丽,鱼盐小市深。
间云无处所,寂寞对双林。
【注释】
江鲍:指宋代诗人江淹、鲍照。他们都是骈文大家,其作品风格绮丽婉约,与李白的豪迈奔放截然不同。当时体,即当时风气。
廿年:二十年。旅食:在外谋生。三叹:多次叹息,感叹。遗音:遗留下的歌声。花鸟:花草树木。春城:春天的都城。鱼盐:指市场和集市。小市深:小而偏僻的集市。间云:指云间仙境。双林:佛教语,指两棵高耸入天的大树,比喻修行者所居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此诗写诗人偕谭次山访张丈谦庵不遇,抒发了作者在人生路上的寂寞之感。全诗四联,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意境开阔,语言明畅,情韵悠长。
首联“江鲍当时体,流传遂至今”点明主题,说明诗人要吟诵的是当时的江淹、鲍照的作品,并且流传至今。
颔联“廿年仍旅食,三叹有遗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过去的江淹、鲍照和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颈联“花鸟春城丽,鱼盐小市深”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景象和繁忙的小市镇。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进行对比,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社会的复杂。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尾联“间云无处所,寂寞对双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于孤独感的无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人与云进行对比,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两句诗通过对人与云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感的无奈。
整首诗以江淹、鲍照的作品为引子,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孤独感。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花鸟”、“鱼盐”、“双林”等,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此外,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细腻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