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高楼几千尺,楼阴下枕清溪碧。面揖南朝无数山,四时云气生虚白。
先生卷帘楼上头,独立看山自朝夕。平生好诗兼好画,尤爱图书与金石。
购买不惜倾家赀,尽是前人好手迹。山川患难不肯离,始信先生有真癖。
早年事业多恢奇,许身管葛千人辟。已树羊祜山头碑,再掌萧何府中籍。
岂意青蝇飞满眼,遂教白发垂过额。匹马来看岱岳云,一官又返钟山宅。
风涛宦海理有之,何用呶呶骂门客。有书可读诗可吟,万事徒劳挂胸膈。
人生甲子休浪过,如此朱颜亦堪惜。世情翻覆原转环,况复长安事如弈。
我别先生江水头,相逢令子燕山陌。执手问讯何所为,却道高怀胜畴昔。
雄夸酒赋老益神,傲兀林泉意多适。侧耳令我发狂叫,自顾胡为苦偪窄。
此身一陷泥沟间,巢鷇何能奋毛翮。君归道我语家尊,行路崎岖半蜂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读画高楼几千尺,楼阴下枕清溪碧。
面揖南朝无数山,四时云气生虚白。
先生卷帘楼上头,独立看山自朝夕。
平生好诗兼好画,尤爱图书与金石。
购买不惜倾家赀,尽是前人好手迹。
山川患难不肯离,始信先生有真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一位热爱艺术、追求学问的学者形象。
第一句“读画高楼几千尺”,描绘了一座高楼高耸入云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俯瞰整个城市。第二句“楼阴下枕清溪碧”,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座高楼的位置,它位于清澈的溪水之边,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述了这位学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面揖南朝无数山,四时云气生虚白”,描绘了他在欣赏山水时,面朝南方,可以看到无数的山峰,四季变换中,云气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先生卷帘楼上头,独立看山自朝夕。”则是说这位学者在楼上卷起窗帘,独自欣赏着眼前的山景,从早到晚都未曾离去。
最后两句则是对他爱好的描述。“平生好诗兼好画,尤爱图书与金石。”表达了他对诗歌、绘画的喜爱,尤其是对书籍和金石的收藏更是情有独钟。“购买不惜倾家赀,尽是前人好手迹。”则进一步说明了他对这些艺术品的追求,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只为了得到那些前人留下的优秀作品。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热爱艺术、追求学问的学者形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人生、艺术和知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