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凉于水,风高朔雁还。
长空一片影,吹落万松间。
思妇高楼上,含愁照玉颜。
可怜千里道,何处是秦关。

【注释】

夜色凉于水:夜晚的凉气比水面还冷。

风高朔雁还:秋风劲吹,北雁南归。

长空一片影:辽阔的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

吹落万松间:月光如水洒在松树之间。

思妇高楼上:思念远方的丈夫的妻子在楼上凝思。

含愁照玉颜:她用明亮的月光照映自己的容颜。

可怜千里道:可叹漫长的路途通向哪里?

何处是秦关:不知通往何方的关口。

【赏析】

此诗以写景起笔,描写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夜色凉于水”,“凉”字写出了夜之深、寒之重;“水”字又写出了夜之幽、月之光。接着两句写“风高”和“朔雁还”,点明时间是秋天。这四句诗写得很工整,而且层次分明。前两句写了一个深秋之夜的景象;后两句从视觉转到听觉,写了雁过长空,声断人寂。这样,就把诗人所感受到的清冷、凄寂之情表现出来了。三、四句紧承上句,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夫君的怀念之情。首句“夜色凉于水”,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气氛,又为下面写“思妇”作铺垫。“风高朔雁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清冷、凄寂的气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的深、寒的重、月的光,而且写出了风的高,还写出了一种寂寞、惆怅之感。接下来,写“万松间”,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使画面显得更为开阔、深远。而“思妇高楼上”一句,则又把视线引向了人物,使画面中的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地显现出来。“含愁照玉颜”一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这里的“玉颜”,既指妻子的容貌,也指月亮。“含愁”二字,既表达了妻子内心的哀伤、惆怅,又写出了她因望夫而愁思满怀的神态。最后两句,写“可怜千里道,何处是秦关。”这四句诗,既是对前三句的深化、发展,又是对前三句的补充、延伸。“可怜千里道”,既写出了旅途之远,又写出了思妇对丈夫的牵挂之深。最后两句,更是将思妇的愁思推向了高峰:“何处是秦关?”这是诗人设问,也是思妇设问。它既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又表达了她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之作,写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悠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