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恋云萝,移居向山泽。
悠游三亩园,昕夕对木石。
虞山一角青,时露太古色。
猿狖当僮仆,花药侍巾舄。
岂轻人爵荣,习静自成癖。
君看虞罗旁,何碍沙鸥适。

【注释】

过陈亦韩山居:路过陈亦韩的山间居所。

偶然恋云萝,移居向山泽:偶尔依恋那云萝般的山居,迁居到山泽之地。

悠游三亩园,昕夕对木石:在庭院中悠闲地游赏,早晚面对树木岩石。

虞山一角青,时露太古色:虞山的一角显得青翠,时常露出太古时代的颜色。

猿狖当僮仆,花药侍巾舄:猿和猴作为仆人,花和草作为侍女,侍奉着主人。

岂轻人爵荣,习静自成癖:哪里会轻视爵位荣华,习惯了清静的生活就养成了习惯。

君看虞罗旁,何碍沙鸥适:你看那虞山之旁,又有什么妨碍沙鸥的飞来呢?

【赏析】

《过陈亦韩山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写了作者游览陈亦韩的山居后的感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偶然恋云萝,移居向山泽”直接点明诗人因偶然的原因而留恋于云萝山居,并因此决定迁往山泽之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偶然”一词,将情感与行动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开篇便充满了一种随性而为、顺其自然的意味。同时,这也暗示了诗歌接下来要展开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主题。

第二句“悠游三亩园,昕夕对木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居中的闲适生活。这里的“三亩园”指的是诗人在山居中所开辟的一个园林,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昕夕对木石”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园林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第三句“虞山一角青,时露太古色”则是通过对虞山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的“虞山”并非实指某个具体的山脉,而是借用了虞舜时期尧帝巡视山川时曾登上这座山峰的典故,以此来象征历史上的美好时光或理想境界。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怀念之情,也进一步强调了自己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理念。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分别以“猿狖当僮仆,花药侍巾舄”和“岂轻人爵荣,习静自成癖”两句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内涵。首先,“猿狖当僮仆,花药侍巾舄”一句中,猿和猴作为仆人、花和草作为侍女的形象,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展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其次,“岂轻人爵荣,习静自成癖”一句则表明了诗人不贪图世俗的荣耀,而是习惯于宁静的生活,这种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也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之一。

最后一句“君看虞罗旁,何碍沙鸥适”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以沙鸥在虞山之旁自由飞翔的景象为引子,寓意着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保持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这首《过陈亦韩山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深刻揭示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