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暮景,云物苍茫,沙洲静寂,隔浦渔舟,漂泊随潮,恍如萍泛,半生羁旅。动情怀、是垂老年光,首夏时序。怕更听、淅沥窗外雨。常恁欹枕愁眠,背镫凝伫。
记往日、执手花前,并肩柳下,芳陌恣游,宴同张百,醉无辞誓,拌长共、故人欢聚。叹分离骤,燕翼西飞,鱼波东注。未须问、道远甚时重遇。却幸地老天荒,寸心休负。
【赏析】
《凤归云·暮景》,南宋张炎作。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抒情之作,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境遇的感慨。作品以“凤”喻人,通过“望断天涯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前途渺茫、前程未卜的无奈与彷徨。全词情感凄婉,意境苍凉,风格沉郁悲壮。
第一句“眺暮景”,写词人眺望远处的景象,夕阳西下,天边云霞映染着一片苍茫。这里用“眺”字形容词人远望的情景,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第二句“云物苍茫”,进一步描绘了词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云物”指的是云彩和物体,而“苍茫”则表示它们模糊不清、朦胧而广阔。这种景象使得词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迷茫。
第三句“沙洲静寂”,词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坐在沙洲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自己的心在跳动。这里的“静寂”既形容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词人的心境。
第四句“隔浦渔舟”,词人的目光被远处的渔舟所吸引。他看到渔舟在江面上漂泊,随波逐流,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
第五句“恍如萍泛”,词人将自己比作浮萍,随风飘动,没有固定的归宿。这里的“恍如”表示词人的内心感受非常逼真,仿佛真的身处其中。
第六句“半生羁旅”,词人感叹自己一生都在旅途中奔波,缺乏安定的生活。这里的“羁旅”意味着词人一直在四处流浪,没有稳定的居所。
第七句“动情怀、是垂老年光”,这里用“动情怀”来形容词人内心的波动,而“垂老年光”则表示词人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晚年。这句中的“情怀”和“老年光”都暗示了词人的感慨之情。
第八句“首夏时序”,词人回忆起过去的夏天,那时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时序”指的是季节的变迁,而“美好时光”则让人想起那些欢乐的日子。
第九句“怕更听、淅沥窗外雨”,词人担心听到外面淅沥的雨声。这里的“淅沥”形容雨水的声音,而“更听”则表示词人不愿意听到这种声音,可能是因为它带来了伤感或回忆。
第十句“常恁欹枕愁眠”,这里的“恁”是您的意思,表示词人经常倚着枕头睡觉,带着愁思入眠。这里的“欹枕”形容词人的姿势不端,可能是由于心事重重。
第十一句“背镫凝伫”,词人背着灯籠静静地站着,可能是思考或者等待。这里的“凝伫”表示词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
第十二句“记往日、执手花前”,词人回忆起过去与爱人手牵手走在花丛中的情景。这里的“执手”表示两人手拉手的样子,而“花前”则指他们在花盛开的地方。
第十三句“并肩柳下”,与上一句形成呼应,再次强调两人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并肩”表示两人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可能是在享受自然风光。
第十四句“芳陌恣游”,词人描述他们曾自由自在地漫步在美丽的小路上。这里的“芳陌”指的是芬芳的小径,而“恣游”则是形容他们畅快地游玩。
第十五句“宴同张百”,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欢聚一堂的情景。这里的“张百”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第十六句“醉无辞誓”,词人表示当时他们一起喝酒庆祝,没有说出任何承诺的话语。这里的“醉无辞”表示当时大家喝得烂醉,没有顾忌地畅饮。
第十七句“拌长共、故人欢聚”,这里的“拌”通“伴”,表示与某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所以这一句可以理解为:我们一直陪伴着彼此,共同度过快乐的相聚时光。
第十八句“叹分离骤”,词人感叹与爱人之间突然分离的迅速。这里的“骤”表示突然、急促的意思。
第十九句“燕翼西飞,鱼波东注”,词人用燕子的翅膀向西飞翔和鱼的波纹向东涌动来比喻自己的离别之苦。这里的意象寓意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第二十句“未须问、道远甚时重遇”,词人表达出无需询问未来是否能够再次相遇的问题。这里的“重遇”指的是再次相见的意思。
第二十一句“却幸地老天荒,寸心休负”,词人庆幸命运如此悠久而广阔,无需辜负自己的心意。这里的“却幸”表示庆幸之意;而“地老天荒”则是形容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