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巢林鸟,嘤嘤复何为?
托迹人群里,离群良可悲。
接交自密迩,君子淡相期。
至性非骨肉,世事多危疑。
在昔管鲍交,何能无所欺。
久久精诚著,道义犹未亏。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对鸟巢中的小鸟的观察,引发出对人生、友情、道义的思考。
首句“念彼巢林鸟,嘤嘤复何为?”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林间筑巢的场景,通过鸟的叫声表达了对鸟儿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纷扰和无奈。
第二句“托迹人群里,离群良可悲。”则进一步展开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描写,指出在人群中生活并非易事,人们往往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带来困扰和痛苦。
第三句“接交自密迩,君子淡相期。”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君子与小人之间应该保持距离,不轻易相信他人。
第四句“至性非骨肉,世事多危疑。”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多变,指出人的本性并非恒定不变,而世事变化莫测,容易让人产生疑虑和困惑。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友情和道义的思考:
第五句“在昔管鲍交,何能无所欺。”引用了历史上的管仲和鲍叔牙的例子,他们曾经是好友,但后来因为利益关系产生了矛盾,这反映了人生中的许多变数和不稳定性。
第六句“久久精诚著,道义犹未亏。”则是对朋友之间应该保持真诚和道义的观点的强调,即使时间长久,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整首诗通过对鸟儿的观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道义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