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春如水,无人慰索居。
莺花将尽日,兄弟几行书。
方朔饥犹耐,维摩病未除。
钟声长乐起,乡梦尚蘧蘧。

【诗句释义】

春日寄家兄怀鸣:春天的时节,寄给在家的哥哥怀鸣。

自惜春如水:我珍视春天就像珍惜流水一样。

无人慰索居:没有人来安慰我的孤独生活。

莺花将尽日:莺歌花开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兄弟几行书:兄弟间的书信有几封了。

方朔饥犹耐:东方朔虽然挨饿,但还能忍受饥饿。

维摩病未除:卢照邻虽然生病,但还没有痊愈。

钟声长乐起:钟声在长乐宫响起。

乡梦尚蘧蘧:家乡的梦境仍然迷离而不清。

【译文】

我在春天的时候,寄出了信去问候我在家中的哥哥怀鸣。我珍惜这如同流水般易逝的美好春光,却没有人来慰藉我这孤寂的生活。莺鸟的歌声和盛开的花朵都已经快要消失了。我与哥哥之间,只有几封书信可以互相问候。虽然东方朔他挨饿了,但还可以忍受;卢照邻他也生病了,但没有完全治愈。钟声在长乐宫里响起,家乡的梦也还迷糊而不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开元十四年(726),是作者在长安应试落第之后所作。诗中抒发了他因科举失利而产生的失意情绪。

首联点出“春”字,“自惜”二字,写出诗人对春光无限珍惜,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自伤身世。“春如水”句,以水喻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光流逝的快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颔联两句写诗人与亲人相隔万里,彼此不能相见,只能托付家人代为问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局势,使得人们难以相聚,亲情也因此变得淡薄。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长安苦闷中的感慨。“方朔饥犹耐”一句,以古代文学家东方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遭困境,却能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维摩病未除”则以唐代诗人维摩诘的典故,暗寓自己的疾病尚未痊愈,心情郁闷之状。这两个典故既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也透露了他的苦闷。

尾联两句写诗人思念家乡,夜深人静时常常梦见故乡。然而故乡的梦却常常模糊不清,令人怅然若失。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忧愁,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